【摘 要】
:
落煤筒结构是决定储装运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国内已经建成的30多个落煤筒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在静侧压力计算时,选煤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强调静侧压力计算理论应以筒仓贮料压力理论和主动土压力理论作为参照依据,但由于在结构形式和使用工况上的不同,导致落煤筒结构的静侧压力分布与筒仓理论和土压力理论存在很大不同;由于落煤筒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并非是作为单独结构存在而是内、外侧存有大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煤筒结构是决定储装运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国内已经建成的30多个落煤筒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在静侧压力计算时,选煤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强调静侧压力计算理论应以筒仓贮料压力理论和主动土压力理论作为参照依据,但由于在结构形式和使用工况上的不同,导致落煤筒结构的静侧压力分布与筒仓理论和土压力理论存在很大不同;由于落煤筒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并非是作为单独结构存在而是内、外侧存有大量堆煤,需进一步研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煤堆对落煤筒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煤堆在储煤棚内长时间堆积自燃发火而产生的高温也将对落煤筒筒壁产生严重的危害。上述这些问题导致落煤筒结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该结构破坏将影响整个储装运系统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矿井的停产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落煤筒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堆煤工况下落煤筒筒壁静、动侧压力、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结构模型进行试验测试研究,得到静侧压力和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采用间接测量法对1:40缩尺的落煤筒模型侧压力实测得出,落煤筒结构在内、外满堆煤工况下侧压力分布与选煤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并不相符,且落煤口附近区域的侧压力值明显大于其它区域;外侧煤堆升温对升温区附近的筒壁温度应力影响较为明显,且落煤口附近区域的影响效果略大于其它区域。(2)通过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结果的对比,论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首次将亚塑性本构理论引入到堆煤的本构建模中,并针对以亚塑性本构模型模拟堆煤、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材料,以摩擦接触单元为联系的落煤筒模型和筒壁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得出两种结果的整体分布趋势基本相同,进而验证了采用亚塑性本构理论模拟内、外堆煤和整个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3)利用数值模拟作为模型试验测试工况不足的补充方法,得到多种工况下静侧压力分布规律。建立了8种不同堆煤工况的落煤筒结构、无洞口筒壁结构模型并计算分析后,明确得出了不同堆煤工况下落煤筒结构的侧压力分布规律。且进一步验证了由于落煤口的存在导致落煤筒结构的静侧压力分布规律也均不满足现有的理论公式,且落煤口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落煤口中间区域侧压力总体上的分布规律为沿竖向从上至下逐渐下降并伴随波浪起伏分布,尤其6m至16m高度筒壁的应力变化最为明显。(4)通过对煤堆与落煤筒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得到煤堆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单独落煤筒结构和11种不同工况下煤堆与落煤筒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计算和对结构输入调整后的EL-CENTRO波进行了时程分析计算,得出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变化规律。落煤筒结构内、外堆煤总量对结构的频率和振型影响较大,尤其当堆煤高度达到20m以上更为显著。单独落煤筒结构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加速度和加速度放大系数、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均随着增加,但应力响应恰好相反。而内、外堆煤量的变化对整个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堆煤量的增多对整个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均有增加。(5)利用数值模拟作为模型试验升温过程无法达到实际燃点的补充方法,得到落煤筒筒壁温度场、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针对模型试验过程中的加载温度无法达到煤堆自燃时的实际燃点温度,假定外侧煤堆全部或部分自燃前提下,以热传导和有限元理论为依据,对处于煤堆自燃区范围内的落煤筒筒壁进行了顺序耦合间接法热分析计算,得出了煤堆发生自燃的高温对落煤筒筒壁的温度场、温度应力影响较为明显,不容忽视,且沿径向的0.15m厚度范围,沿环向为自燃区以外的12°至15°范围影响较大。温度应力在落煤口附近出现了温度应力集中现象,当自燃温度为300℃时,筒壁的最大应力(拉)已达到2.83MPa,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将上述落煤筒静动侧压力、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结论应用到陕西某矿的落煤筒结构工程实例,截止目前,该结构已经经过14个月的正常服役期,累计落煤量已达370.95万吨,并未出现裂缝变形等安全隐患,进一步说明整篇论文对完善落煤筒结构的理论研究作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该论文有图109幅,表25个,参考文献204篇。
其他文献
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对井下人身安全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保障,但矿井的生产活动与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自然地质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导致矿井通风系统中经常出现风阻发生持久性变化的阻变型故障,而有效的阻变故障判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处于稳定可靠的状态。通过理论推导阻变故障产生的原因,发现阻变故障判识问题可被视为分类识别与回归预测或最小目标值优化求解的问题。以安
夹矸煤层条件下工作的采煤机,其工况恶劣、载荷复杂,在物理样机上进行有关截割、破碎过程的试验,既困难又有很大风险,而且代价昂贵,煤岩截割、破碎过程的多因素耦合作用、特性参数的渐变特征,使得采煤机械的设计依据难以量化。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夹矸煤岩高效截割滚筒落煤动力传递规律及结构进化理论研究)”、“MG400/951-WD新型采煤机可靠性研究”和“采煤机滚筒设计软件开发”项目为背景,采用现场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朝着多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产生的数据规模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数据传输困难也将严重影响到信息处理的质量。数据压缩是信息获取与信息传输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遥感影像数据的共享服务和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军用或民用的地理空间信息同样面临着安全性和可信性的问题。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数
气体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煤层气是我国目前最为现实且储量丰富的清洁气源。为解决煤层渗透率低而制约我国煤层气产量快速增长的问题,提出利用超临界态CO2作为物理爆破源的气爆低渗透煤层增透技术。论文采用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较系统地开展了超临界CO2气爆低渗透煤层致裂增透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发了超临界CO2多脉冲气爆装置,为得到煤岩固有物理力学属性下气爆致裂
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的露天矿,冬季在一些煤炭运输设备如带式输送机、运煤矿车、装载机等设备部件表面存在煤冻粘现象,严重影响着煤炭运输的安全与效率。目前关于运输设备煤冻粘的相关理论分析较少,防治方面对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表面冻粘缺少有效的防治研究。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寒冷地区露天矿胶带运输冻粘机理研究”及企业横向项目“强力大运距带式输送机低温运转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治”,对典型运输
近些年来,我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及其高效采煤方法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我国的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且煤层分布不均,且浅部赋存煤炭资源逐渐趋向枯竭,因此煤炭资源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深部超大采高开采已成为现阶段高效开采的发展趋势。深部开采所面临的恶劣环境将给支架设备和工作面顶板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挑战,现阶段尚无成熟的理论可有效指导综采设备的深部超大采高开采。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建模、
传统采煤方法存在围岩局部应力高度集中问题,容易引起冲击地压灾害。充填开采法对减小煤层顶板下沉量及降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具有有效性,能够有效抑制冲击地压发生,是有效控制冲击地压的合理采煤方法。为探索充填开采采场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验证充填开采防治冲击地压的有效性,达到合理设计充填方式与充填工艺及其充填参数、为有效防治充填开采采场冲击地压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充填开采的工程实践探索之目的,本文选
水滑石因具有廉价、无污染、合成简单、板层离子可调、层间离子可交换和较高理论比电容等优点有望成为广泛应用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水滑石易产生片层堆叠,会减小电化学活性位点面积,降低电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比电容和倍率性能;同时水滑石导电性能差,也会降低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因此,调节层间距,研究层间距对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水滑石与容易产生价态变化的CeO2复合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对水滑石电极材
我国煤矿区许多煤层具有瓦斯含量高、地应力大、透气性差且煤质松软等特点,煤层气抽采率低,易导致瓦斯灾害事故发生。如何增加低透气性煤层的渗透性,进而提高煤层气抽采效果,对于提高煤矿区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和防止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研究、装备研发等方法,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低透气性煤层高压空气爆破致裂增透技术研究。通过高压空气爆破试验,研究不同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