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装饰品(personal ornaments)是旧石器遗址中除石器以外最为重要的一项人工制品,也是自更新世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形式和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传统石器分析研究所不能得到的信息,为解释古人类行为方式、认知能力与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和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西方学界对旧石器时代个人装饰品的研究开始较早,成果丰富,业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主要有考古学、艺术史、民族学等等。我国此类遗存发现较少,在研究方法和成果方面也与西方存在一定差距。自20世纪30年代,于山顶洞遗址发现我国第一批旧石器时代个人装饰品以来,长时间的研究都止于对出土材料的描述、统计,或与民族学资料做相关比较,在使用装饰品的原因和意义上进行探究。近些年,随着考古材料的增多以及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深入,特别是现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AMHs)起源、艺术起源等研究课题的开展,我国关于旧石器时代个人装饰品的研究已逐渐开展起来,如王春雪等人对水洞沟出土鸵鸟蛋皮串珠的实验考古学研究等。但相关研究仍显得较为薄弱,缺乏对我国出土材料的整体分析和深入研究,尚需要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进行开拓和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在考察西方学界关于个人装饰品研究现状与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考古学研究视角,对我国出土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国内学界对个人装饰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做一简要评述,希望能对我国旧石器时代个人装饰品得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