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在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意义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vWF)和间充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标记物(α-SMA)在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管中表达情况,探讨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在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内瘘狭窄的静脉端血管和尿毒症患者正常的静脉血管,分别进行CD31/vWF和α-SMA的免疫荧光双染,寻找共同表达两个抗体的细胞。结果总共收集了25例标本,狭窄静脉13例,正常静脉12例。(1)在狭窄静脉血管组1例共同表达在vWF和α-SMA的细胞。(2)正常静脉血管组8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新生内膜增生改变。(3)狭窄静脉血管组4例的血管内膜下增生组织中,有部分是以基质增生为主。结论(1)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是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之一,参与了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过程。(2)长期尿毒症患者本身的静脉血管可能已经存在新生内膜增生。(3)导致内瘘狭窄的原因中,除了大量增生的肌成纤维细胞外,部分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细胞外基质的增生。
其他文献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随着PD致病基因的相继克隆,遗传因素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EIF4G1基因是2011年在法国一常染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高频彩超检测NC组和DM组西格列汀治疗前后FMD,同时检测其血清PAI-1、3-NT、NO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西格列汀能否改善内皮功能及其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