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吴茱萸炮制工艺优化的基础研究--辅料甘草用量的变化对去氢吴茱萸碱药动学的影响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明确吴茱萸采用不同比例甘草炮制后及去氢吴茱萸碱与甘草酸不同比例配伍后去氢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变化,为优化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为深入研究制吴茱萸的炮制原理奠定基础。  方法:吴茱萸(生品和100∶3、100∶6、100∶12、100∶24的甘草炮制品)采用80%乙醇提取;HPLC法测定去氢吴茱萸碱和甘草(次)酸的含量;大鼠灌胃给药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离心制备含药血浆样品;含药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进行制备;UPLC法测定血浆样品中去氢吴茱萸碱的含量;PK Solutions2.0和SPSS21计算和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去氢吴茱萸碱单体的药动学研究结果:15 mg·kg-1和60 mg·kg-1去氢吴茱萸碱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AUC(0-12h)(μg-min·mL-1)分别为54.49±11.56和355.40±106.65(P<0.01); AUC(0-∞)(μg-min·mL-1)分别为54.81±11.64和368.68±113.13(P<0.01); Cmax(μg·mL-1)分别为0.27±0.08和0.93±0.25(P<0.01); Tmax(min)分别为52.00±27.75和216.00±53.67(P<0.01); Vd(L·kg-1)分别为37.51±9.56和29.19±6.57; T1/2(min)分别为91.52±10.05和117.91±16.50(P<0.05); CL(L·min-1·kg-1)分别为0.28±0.05和0.17±0.05(P<0.05)。  生吴茱萸中去氢吴茱萸碱(60 mg·kg-1)的药动学研究结果:生吴茱萸提取物大鼠灌胃给药后去氢吴茱萸碱的药动学参数,AUC(0-12h)(μg-min-mL-1)为14.45±1.75(P<0.01);AUC(0-∞)(μg-min·mL-1)为19.80±3.93(P<0.01);Cmax(μg·mL-1)为0.05±0.01(P<0.01); Tmax(min)为120.00±36.74(P<0.05); Vd(L·kg-1)为1587.48±717.73(P<0.01); T1/2(min)为387.42±244.81(P<0.05); CL(L·min-1·kg-1)为3.13±0.60(P<0.01)。  吴茱萸不同比例的甘草炮制品中去氢吴茱萸碱(60 mg·kg-1)药动学研究结果:制吴茱萸(100∶3、100∶6、100∶12、100∶24)提取物大鼠灌胃给药后去氢吴茱萸碱的药动学参数,AUC(0-12h)(μg-min· mL-1)分别为16.46±449、19.23±6.95、14.99±4.96和13.21±4.91;AUC(0-∞)(μg-min·mL-1)分别为18.44±3.89、21.33±7.16、17.45±7.75和14.57±5.01;Cmax(μg·mL-1)分别为0.06±0.02、0.08±0.02(P<0.05)、0.05±0.02和0.05±0.01;Tmax(min)分别为132.00±26.83、126.00±32.86、156.00±32.86和138.00±40.25;Vd(L·kg-1)分别为1116.46±584.61、950.32±504.42、976.20±393.60和1016.57±782.16;T1/2(min)分别为218.96±80.93、212.28±80.82、185.94±104.42(P<0.05)和165.95±123.48(P<0.05); CL(L·min-1·kg-1)分别为3.39±0.80、3.03±0.83、4.09±1.94和4.45±1.24。  去氢吴茱萸碱(15 mg·kg-1)配伍不同比倒(20∶1、10∶1、5∶1和5∶2)甘草酸的药动学研究结果:不同比例(20∶1、10∶1、5∶1和5∶2)去氢吴茱萸碱与甘草酸配伍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AUC(0-12h)(μg-min·mL-1)分别为45.43±15.92、59.46±12.44、62.49±14.51和60.20±15.75;AUC(0-∞)(μg-min· mL-1)分别为46.83±14.87、59.63±12.46、63.13±14.72和60.86±15.29; Cmax(μg·mL-1)分别为0.25±0.08、0.32±0.07、0.30±0.09和0.29±0.10;Tmax(min)分别为72.00±26.83、72.00±34.21、72.00±26.83和102.00±26.83(P<0.05); Vd(L·kg-1)分别为91.08±67.57(P<0.05)、29.44±13.01、36.27±7.18和40.71±22.63; T1/2(min)分别为164.14±78.58(P<0.05)、76.44±25.79、102.07±8.33和103.14±37.89; CL(L·min-1·kg-1)分别为0.35±0.11、0.26±0.07、0.25±0.05和0.26±0.06。  结论:  去氢吴茱萸碱单体在大鼠体内吸收快而消除缓慢。  生吴茱萸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减少去氢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并加速其消除。  吴茱萸用甘草炮制后可增加去氢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提高血药浓度的峰值,缩短其半衰期,尤其是采用100∶6的甘草炮制时这一作用更为明显;  甘草酸未明显改变去氢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陕西重楼的化学成分,从而明晰其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及其构效关系,为陕西重楼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方法: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甘蔗的生长期长,产量高,一般667平方米可产蔗茎5000~8000公斤,整个生育期吸收养分多,是需肥量比较大的作物之一。据研究,每生长1000公斤甘蔗,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1.5~2公斤,磷1~1
目的:通过对老龙皮Lobaria kurokauae Yoshim.的药效活性部位和化学成分的试验研究,寻找老龙皮的质控指标并制定其质量标准,为综合评价老龙皮的质量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老龙皮药材分别用水和乙醇提取进行药理学研究,药效学试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棉球肉芽肿模型对两个部位进行抗炎活性筛选、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纸片法对两个部位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筛选、采用DPPH清除
本论文以京大戟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炮制工艺,炮制对京大戟化学成分以及炮制对京大戟毒性、药效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对京大戟的炮制历史沿革和现代文献研究进行系统地整理,为京大戟的炮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京大戟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确定了京大戟最佳的炮制工艺。通过京大戟生品及醋制品TLC图谱的比较,发现了京大戟炮制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化学部位。通过HPLC特征图谱法对京大
为研究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影响,进行了粘土、Ca(ClO)2、AlCl3、FeCl3对中国对虾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 粘土对对虾基本无毒性;(2) Ca(ClO)2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在高
茭草茎高6—7市尺,群众叫进化高粱,也有的叫饲用高梁的,是我县群众种植已久的饲料作物。解放后虽经政府大力引进饲料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等进行种植(前者较少,后者较多),但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画院举办的“经典海西——改革开放30年美术文献展”于2008年11月29日在福州隆重开幕。展览展示了福建改革开放3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宣传30年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和发展,两者并存互补,它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应采取“社会数字资源馆藏化为主,馆藏资源数字化为辅”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