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关注于文化特殊性和文化多样性问题,而各民族的婚姻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人类学将婚姻看成是一种制度性文化,而婚姻关系和婚姻缔结过程中双方群体的物质资源(或称礼物)交换,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策略。礼物交换是一种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其表现形式和承载的意义却各有其特殊性。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的选题即是基于对礼物交换中的表现出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注。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视角,对当代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之后按照婚礼过程中礼物流动事项所涉及的五个主体,对婚礼中发生的礼物流动事项进行了全面描述,并分析了送礼仪式及礼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对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礼物流动的特点、礼物流动的类型、以及礼物流动的功能进行分析阐述。笔者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男方对女方的礼物赠与多是礼仪性的馈赠,并无“送彩礼’一说,而女方家庭通常会准备丰厚的嫁妆。此外,舅亲对嫁妆贡献突出。第二,按照送礼者的动机可将婚礼中发生的礼物流动分为:仪式性礼物流动、情感表达性礼物流动、情感工具性礼物流动等三类。第三,婚礼中的礼物流动的功能可概括为:首先,促进了婚姻的缔结和婚礼的进程,于此同时,礼物的流动通常伴随着当事人角色的转换;其次,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中的礼物流动具有互助、互惠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财产转移的方式;再次,礼物流动具有维系、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最后,礼物交换活动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