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夜是清初一位比较杰出的遗民作家,众家评其诗“澄思幽穹”、“清真拔俗”。因为身份敏感、晚年困顿,诗稿又两遭水灾,徐夜创作的上千首诗仅有四百多首传世,亦且声名不显。近年来,学界已开始注意对徐夜的研究,但大部分集中在其政治咏怀诗和生平上,在徐夜的交游、山水田园诗、诗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上还存在一些空白。本文重点从内涵和艺术成就两方面考察徐夜的诗歌创作,简略梳理其交游情况以展现徐夜的思想和心态,最后,略论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全文共分五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徐夜及其诗歌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体例。第一章纵向考察了徐夜的人生轨迹,考证其生卒年,并梳理他与清初遗民及官绅的交往。明清鼎革的国仇家恨以及外祖父王象春的影响使徐夜选择隐居不仕,与顾炎武等遗民和王士禛等官绅两个不同群体的交游,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徐夜不仕新朝的坚定抉择。本章叙述、考证、议论相结合,对徐夜的生平、交游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诗风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对徐夜的诗歌创作进行分类研究,意在展现徐夜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按照诗歌思想主题是否有关政治将徐夜诗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政治民生与爱国情怀的诗歌,具体分为刺政诗、抒发亡国之痛的诗和明志诗。这类诗歌是徐夜创作的主体,也最能反映其作为遗民诗人的思想、心态和艺术成就。第二类是反映山水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怀的诗歌,具体又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酬赠应答诗。徐夜的这类诗歌历来为各评论家所称道,大多朴淡自然、清新幽复。第三章深入分析徐夜诗歌的艺术特征。首先,探讨徐夜诗歌的艺术渊源。认为徐夜在追随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基础上向中晚唐学习,具体表现为诗学阮籍之含蓄蕴藉、陶渊明之朴淡自然、杜甫之忧患沉郁、韦应物之清淡幽寂。其次,评述徐夜诗歌风格。详细论证徐夜五七言古诗慷慨激昂、近体律诗沉郁悲壮、五言山水田园诗朴淡幽奥的多样性风格特征及内涵。最后,探讨徐夜诗歌的抒情方式。深入分析直抒胸臆和含蓄曲折两种截然不同的抒情方式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结语略论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将徐夜放到明末清初诗坛、明末清初山东诗坛、清初遗民诗坛中去,从三个维度论证徐夜诗歌的历史地位。首先,在清初诗坛上,按是否出仕清朝来分,徐夜属于与顾炎武、屈大均等同类的遗民诗人群体;按地域来分,徐夜属于明末清初较有影响力的山东诗人群体。其次,在明末清初的山东诗坛,徐夜的作用是师承外祖王象春,上追复古派之李攀龙,传承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在山水田园诗这一派上,又是王象春到王士禛的过渡人物。最后,在遗民诗人群体中,徐夜在山东遗民作家中堪称佼佼者,与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遗民诗人相比也不逊色。徐夜应该算得上清初一位优秀的遗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