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在我国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一次提出了数感这一核心概念,并强调: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发展学生的数感。10年后,在我国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把数感做为核心概念提出,不仅在其课程内容部分对数感的概念做了明确的定义,还在各学段目标中多次强调要发展和建立学生的数感。可见,在新一轮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感的形成与发展是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数感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启发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对数感教学的深入思考,并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数感教学提供极具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同时,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只有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才能从各方面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数感”为例,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研究为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思考。首先,理论分析。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从理论上厘清数感的内涵、数感的构成要素及其数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其次,调查研究。低年级(1-3年级)是学生建立数感,感受数的意义及理解的关键期,而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数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数与代数”模块中。因此,本研究以“数与代数”模块为界,对贵州省都匀市三所小学低年级学生及教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抽出的90名学生的作业及试卷做归纳、整理,并对抽出的30名教师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以此来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现状及发展状况。最后,现状分析及策略提出。在学生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对低年级学生在“数与代数”模块教学中“数感”的现状及发展做深入分析。从而诊断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学生、教师和教学三个方面找到培养对策: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教师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数感作为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和课标中的具体体现。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感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数学核心概念的有效落实提供进一步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