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的病理学特点.目的:了解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气道的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气道炎症特点.方法:对43例EB、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16例典型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和21例正常人进行诱导痰检查,分析诱导痰的细胞分类.另外对其中的11例EB和10例CVA患者于左舌叶开口处取支气管粘膜活检,右中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细胞分类.光镜下观察活检标本的病理结构特征,测量气道上皮粘膜的基底膜厚度,并与典型支气管哮喘和正常支气管的粘膜标本进行比较.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EB和CVA组气道粘膜固有层炎症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并计算其细胞分布密度.实验结果中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统计学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结论:1.EB是一种涉及以多种炎症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2.与CVA和典型哮喘相比,EB气道炎症部位主要局限于中心气道;EB气道粘膜下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部位较局限、浸润程度显著轻于CVA.3.EB气道也存在重塑现象,但重塑程度显著轻于CVA和典型哮喘.第二部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诱导痰、BALF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目的:检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诱导痰和BALF中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其在EB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4例EB、10例CVA和1 2例正常人进行诱导痰检查,留取痰液上清.对其中的11例EB和10例CVA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BALF上清.分别采用荧光酶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诱导痰液和BALF上清液中总IgE(T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组胺(Histamine)、白三烯C<,4>(LTC<,4>)、白细胞介素4、5(IL-4、5)和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并与正常组的诱导痰标本进行比较.炎症介质结果用中位数表示,细胞因子结果用计数资料表示,统计学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结论:1.在EB患者诱导痰中IL-4细胞因子表达阳性的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低于CVA组,显示EB及CVA患者的气道中存在与Th<,2>调控相关的气道炎症.2.EB和CVA的气道炎症中炎症介质ECP活性较对照组增高,CVA气道内LTC<,4>及组胺浓度的增高可能与气道高反应的发生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