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展现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并日渐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大部分残疾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并且它开展的体育教育与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和实施者。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制定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运动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应该掌握一些与残疾学生锻炼身体方法相关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太原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否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师资结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太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特殊教育以及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为太原市教育、体育部门管理和改进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就太原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比例、年龄及教龄结构、学历及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工作量情况等方面,素质结构包括职业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科研素质,以及教师职后进修与培训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并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体育教师的学历全部为非特殊教育专业,89%的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职称则以初级职称为主;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但也存在积极的一面,包括体育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协调,并且体育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2)在素质结构方面,体育教师的职业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表现出一般水平,知识素质以及科研素质则比较差。(3)体育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用,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发现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培训不太感兴趣,相反,对特教专业技能的培训更为关注。但是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或进行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过少。针对当前太原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1)国家应该健全法律、法规。(2)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并加强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3)加强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