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静脉和动脉外膜及其周围组织液流动规律的研究

来源 :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动物实验中观测鼠下肢股静脉和股动脉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组织液流动现象,并定量化描述组织液在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的流动规律。材料与方法选取BAlB/c小鼠或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1)分别在下肢远端的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旁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注射荧光素钠生理盐水(Fluorescent sodium solution,FluoNa)或10nm CdSe/ZnS荧光量子点,采用体式荧光显微镜在股动静脉鞘水平观察并记录沿血管壁的组织液动态流动数据;(2)采用组织学分析方法,结合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FluoNa示踪后立即处死实验鼠获取的血管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明确组织液在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的流动通路空间位置和组织学结构;(3)使用计算机将体视荧光显微镜采集到的图片数据进行灰度化处理,记录血管外膜目标区域的荧光强度值变化;(4)使用计算机追踪描记静脉血管外膜FluoNa粒子团块的运动轨迹和流场速度分布,生成组织液沿静脉血管外膜的速度范围折线图;(5)使用小动物能谱显微CT扫描碘海醇溶液造影示踪的血管外膜组织液流动通路;(6)描述组织液在鼠濒死状态时的“倒流”现象、在破损血管外膜的“涌现流”现象以及FluoNa荧光示踪成像时所显示的分支静脉与主静脉血管外膜的特殊连接方式等。总结和分析在静脉和动脉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的组织液流动规律。结果通过追踪FluoNa组织液沿动脉和静脉血管外膜的连续流动,发现:(1)来自下肢远端静脉血管旁的FluoNa在股静脉外膜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中连续流动;(2)来自下肢远端动脉血管旁的FluoNa在股动脉外膜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中连续流动;(3)来自下肢远端伴行动静脉血管旁的FluoNa在股动静脉血管之间的组织间隙中连续流动;(4)FluoNa所染色的组织是动脉和静脉外膜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5)当给予大量FluoNa时,FluoNa沿静脉外膜、动脉外膜及其之间的组织间隙流动,同时向血管外膜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扩散。(6)小动物能谱显微CT成像的碘海醇溶液造影示踪的组织液在血管外膜的流动通道是一条不光滑的、非连续性的曲线。(7)实验鼠濒死状态时,组织液沿静脉血管外膜的流动速度范围为0.5um/s—3.5 um/s。(8)实验鼠濒死状态时,组织液沿主静脉血管外膜先出现“倒流”现象,然后在分支血管外膜出现组织液“倒流”现象。(9)当破损血管外膜形成“横断面”时,组织液沿横断面出现“涌现流”现象,表明组织液沿血管外膜的流动是“非管腔式”流动。(10)FluoNa示踪成像时显示出,主静脉血管外膜与分支静脉血管外膜的一种特殊衔接方式:分支血管外膜不直接在分叉处与主血管进行连接,而是先在主血管的上端行走一段距离后,再逐渐汇入主静脉血管外膜。结论组织液沿动脉和静脉血管外膜的流动是“非管腔式”的长程流动,流动的组织学结构是纤维结缔组织。它打破了传统生理学对于组织液“被细胞外凝胶束缚而不能流动”的观点。组织液不仅沿静脉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流动,而且沿动脉外膜及其周围结缔组织流动。本研究所观察到的下肢动静脉血管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中的组织液流动现象,很可能是全身血管树外膜组织液流动系统的一部分。FluoNa示踪法所观察到的,在静脉和动脉外膜及其周围的组织液流动行为可以分为两部分:传输和扩散。在静脉和动脉外膜及其周围的组织液流动方向,与静脉血流同向,与动脉血流反向。这一系列现象为血管生理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
其他文献
短贷长投指企业利用短期信贷支持长期投资活动,是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一种投融资安排。既有文献发现企业投资、融资或会计政策等单一层面的企业决策会导致企业短贷长投,本文则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企业整体层面的战略决策,发现企业战略亦是企业短贷长投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企业采取加强资源获取、降低代理问题、提高内控质量、减少违规等一系列举措,能缓解进攻型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本文有助于文献更全面理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在我国各类肿瘤患者中,甲状腺癌发病率已攀升至第六位,特别是在30岁以下的女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居首。滤泡上皮细胞来源的甲状腺癌为非髓样甲状腺癌,占总甲状腺癌的95%以上。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级亲属被诊断为非髓样甲状腺癌时称为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Familial Non-Medullary Thyroid Cancer,FNMTC)。目前FNMTC的易感基因仍不明确
背景与目的: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之一,人群患病率约2-4%,多见于中年女性。目前其发病机理仍存在争议,治疗方法及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FM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甚至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FM患者常合并存在偏头痛、肠易激综合症和抑郁症,特别是纤维肌痛偏头痛共病(Fibromyalgia migraine comorbidit
目的研究对帕金森病外周血中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探讨这些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性,进而探讨T细胞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1例已确诊的PD患者,病程<5年、Hoehn-Yahr分期≤Ⅱ期,同时纳入3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神经变性病患者作为对照。采集外周血液样本及临床信息,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外周血中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0(IL-1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并鉴定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机制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并探索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和对疾病的预测效能,寻找可能的药物靶标。同时评估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OA膝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为OA的诊疗和疾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差异基因的筛选: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
目的1.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1.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150例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共180个结节,治疗前行常规超声检查,CEUS和US-FNA,明确结节性质并设计进针路线,按照内部构成不同和径线不同来分组,分别记录术后1、3、6、12
目的1、探讨Wisp2基因敲除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表征的影响。2、探讨Wisp2基因敲除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脂肪组织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建立四组动物模型,分别是普通饮食野生组(ND Wisp2+/+)、普通饮食敲除组(ND Wisp2-/-)、高脂饮食野生组(HFD Wisp2+/+)和高脂饮食敲除组(HFD Wisp2-/-),膳食干预24周,检测Wisp2基因敲除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
第一部分 脑肠轴相关标志物和长寿之乡居民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增龄过程中大脑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脑肠轴不仅可影响生命周期,还可对人体健康寿命如大脑认知功能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脑肠轴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研究多集中在模式动物和一般人群中,缺乏远离抗生素干扰影响的自然长寿人群研究证据。因此本研究基于本组已建立的自然长寿人群队列(Clinical Trials名称:So Mi LY
目的GGNBP1即配子生成素蛋白1(GGN1)相互作用蛋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仍然未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Ggnbp1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的功能。方法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三种Ggnbp1敲除小鼠,待小鼠成年后脱颈处死,取睾丸、附睾等组织,进行相关实验检测小鼠的精子发生情况。实验结果三种敲除方案分别敲除了46bp(KO1)、4058bp(KO2)、18541bp(KO3),Wes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的重要病理改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然而心室重构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探究在不同浓度尿酸的刺激下成纤维细胞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凋亡、I型胶原蛋白(Type I collagen,Coll-1)、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的差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