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6年邮政储蓄业务恢复以来,邮政储蓄特殊的制度安排、鼓励储蓄的利率政策导向、邮政百年老店的品牌信誉和其公共服务部门的“公有”背景、储蓄市场竞争环境的相对宽松、居民投资渠道的狭窄与邮政部门采取的各种激励措施相结合,使邮政储蓄业务呈现出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延伸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大的特点。邮政储蓄已在我国个人金融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因为多种原因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邮政金融业与邮政总局的关系不顺、管理体制不顺,邮政金融业独立于邮政总局的其他业务,但又隶属于邮政局,没有独立的核算体系和行政管理机构,实行的是“各级邮政局负责同级邮政储蓄业务人、财、物的管理,上一级邮政储汇局负责全辖邮政储蓄业务经营指导”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有:邮政管理人员不具有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机构内控制度薄弱;内部人员混岗作业;主副业务本末倒置。
邮政吸收的储蓄资金量越来越多,但是其运用方式却是始终非常单一。2003年8月1日以前,邮政网点吸收的资金只能是转存到中国人民银行。邮政储蓄资金由网点经县邮政局流向中国人民银行在各县的分支机构,再上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调度和运用。资金运用的价格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适时进行调整。从2003年8月1日起,央行对邮政储蓄的资金自主运用开闸放水。经国家邮政局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获批准后,邮政储蓄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以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此外,邮政储蓄机构还可以依程序申请成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承销团成员。不过,资金自主运用并不是完全的,邮政储蓄直接发放贷款就受限制。但就目前来说,由于邮政储蓄从业人员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高级金融管理人员缺乏,内控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若盲目大范围地开展央行批准的上述业务,会存在极大的金融风险。实质上,短期内,邮政储蓄机构的资金运用渠道还存在单一性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又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人民银行的付息压力沉重;违规揽存、公款私存等做法扰乱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最终导致了农村有限资金的外流,加剧了农村经济资金供求矛盾,扩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所以,2005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要求重组国家邮政局,作为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邮政储蓄银行筹建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同意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方案》具体实施,落实各项筹建要求。邮政储蓄银行要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责任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尽快开展邮政储蓄业务的清产核资工作,确保邮政储蓄银行注册资本金足额实缴到位;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确立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储蓄营业网点的管理模式,以及所有邮政金融业务划一归邮政储蓄银行的管理方式。一方面针对农村资金紧张这一问题,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邮政储蓄银行要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邮政储蓄应改变其单纯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式,对其吸收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市场化运作。同时还应积极拓展个人零售业务,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
外国邮政私有化改革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我们应该在坚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按主要业务细化改革,将邮政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分开。新建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也不会跟日本的邮政储蓄公司和保险公司一样在将来完全实现民营化,政府只充当管理员的角色,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学习他们在壮大邮政储蓄中的以下经验:大力建设邮政储蓄的基层网点,重视人员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吸收个人储蓄存款,创新产品,积极参与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在保证安全经营的前提下,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扩大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我国的邮政储蓄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独立规范办理邮政金融业务。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方式有多种,每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应该首先清楚地认识它们,再根据我国国情,确定合理的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本文在分析综合型、零售型、地区型、农村型、中间业务型、批发型邮政储蓄银行的可取和不可取两方面后,根据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作用有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抽走“三农”资金等等现实情况,提出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必须从高起点,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公益性”为经营原则,聘人按素质、运用资金按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经监管部门批准,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还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设立后的经营管理问题。今年一季度,邮政储蓄银行完成了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登记,并正式挂牌。整个邮政储蓄银行系统仍利用现有的邮政网点资源,但实行分类分级考核,按市场化规律经营管理,自负盈亏。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但是其市场定位是:主要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为主。这并不意味着邮储银行不会涉足除零售业务之外的业务,只是会在条件成熟后才拓宽公司业务,与国内其他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并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效益。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邮政储蓄银行也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还应该开展批发资产业务,开展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需要注意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在经营中要吸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粗放型经营模式的教训,在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的同时,扩大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追求质与量和谐一致的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顺应了国际潮流,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原有邮政储蓄体制的种种弊端与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中国银行体系的完善。我们必须看到,受历史因素制约,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面临一些棘手问题。针对政策导向与商业冲动的矛盾,尴尬竞争与违规吸储的矛盾,网点优势、信息优势与设备落后、人员低素质、经验缺失等风险隐患的矛盾,存贷吃利与信用动摇的矛盾等四大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并重点阐述了如下的解决措施:国家就应对邮政储蓄银行给予政策扶植和政策支持,包括减少税收、灵活监管以及扩大经营决策权等;注意控制农村信贷市场信用风险;规范农村金融的竞争秩序;更新经营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素质,改善软硬件设施;合理管理利用邮政储蓄银行资金;以及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
总之,本人结合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现实情况,运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措施,包括市场定位、经营管理和以后发展的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索,目的是为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顺利建立与健康发展出点薄力,使其能达到增加我国“三农”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