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日益推进、网络传媒的普及,“民意”对我国的司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为民众权利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民主国家的民众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的体现,也是法治理念中人民主权的应有之义。当运用得当时,会对司法公正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但民众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缺乏,如果受到不良有心之人的蛊惑,很容易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情绪,从而对司法公正产生强大的冲击。那么,“民意”的形成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又该怎么合理的引导使其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呢?本文将从历史、教育、舆论方面深入探讨民意的形成以及对我国法治建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表达形式,并对如何引导民众形成科学、对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力的民意提出建议,并得出法治建设需要的,是用“法治下的民意”实现“民意下的法治”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