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作为两种最常见且最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病类型,在发病过程中均存在心肌纤维化,而心肌纤维化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基础。目前,对于HCM、DCM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分层尚不明确。心脏磁共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作为两种最常见且最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病类型,在发病过程中均存在心肌纤维化,而心肌纤维化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基础。目前,对于HCM、DCM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分层尚不明确。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当下评估心肌纤维化的无创检测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是CMR技术下评估心肌间质纤维化的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运用3.0T磁共振心脏成像技术评估DCM、HCM患者的ECV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排标准,纳入45例DCM患者及19例HCM患者,并根据年龄、性别分别匹配了 17例及15例同期入院的非心肌病患者作为对照。收集基线资料、血生化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心排出量(LVCO)、左心室质量(LVM)、Native T1、ECV等指标。(1)探究DCM组、HCM组及其对应对照组的ECV差异;(2)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为依据,根据Lown分级标准(≥3级定义为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将DCM、HCM患者分为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亚组和非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亚组,探究两种心肌病各亚组之间的各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探究各因素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关联强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 ECV 对 DCM、HCM 患者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3)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DCM、HCM组ECV与Low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DCM组较其对照组的ECV值(29.83%±5.57%vs 23.92%±1.23%)显著升高(p<0.001),HCM 组较其对照组的 ECV 值(30.52%±5.01%vs 23.84%±1.24%)显著升高(p<0.001)。(2)DCM组: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亚组及非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亚组在NT-proBNP、LVEF、LVESV、Native T1、ECV 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校正LVESV、NTproBNP、LVEF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有ECV是高危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54,95%CI:1.004-5.308,p=0.039)。ROC曲线显示,ECV最佳截断值为28.6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5.5%和 78.3%。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是0.937(95%CI:0.870-1.000)。HCM组: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亚组及非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亚组仅在ECV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V值是高危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9,95%CI:1.007-2.202,p=0.046)。ROC 曲线显示,ECV最佳截断值为31.2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0.9%。AUC是0.875(95%CI:0.692-1.000)。(3)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DCM组ECV与Lown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s=0.777,p<0.001),HCM 组 ECV 与 Lown 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s=0.673,p=0.002)。结论(1)DCM、HCM组较对照组心肌纤维化更明显;(2)ECV是DCM、HCM患者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子;(3)ECV与DCM、H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病因是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冠脉闭塞。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高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用于STEMI伴高血栓负荷及无复流/慢血流。STEMI行原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PCI)后GPI治疗的持续时程存在争议。短期GPI输注在适应症人群中的疗效证据有限。第一章研究目的:短期和长期GPI输注对STEMI行pPCI患者临床预后的疗效影
研究目的:1.基于斑马鱼模型,联合毒力基因型和表型,建立简便、快速、准确、便于临床应用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pneumoniae,hvKp)鉴定方法。2.比较分析hvKp和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al K.pneumoniae,cKp)感染的临床特征、毒力特征、耐药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方法:1.收集173株临床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患者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后所致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防治是临床难点问题。心肌I/R损伤将导致交感神经系统(SNS)异常兴奋,引起心肌损伤,损伤后的心肌进一步增强SNS的兴奋性,加重心肌I/R损伤。因而直接抑制SNS兴奋性是治疗心肌I/R损伤的重要防治方法。目前临床和基础研究已报道几种局部干扰心脏交感神经支配的方法,表明心肌交感神经去支配可减轻心律
背 景: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往的研究发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可以为PD的非运动症状提供可靠和广泛可用的生物标志物,然而与运动症状相关的EEG特征目前仍然不确定。随着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广泛应用,获取深部核团的电生理信号成为可能,丘
[目的]通过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慢阻肺重叠(ACO)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RCT)以及CT软件的定量分析,对比气道重塑、肺气肿和空气潴留的影像学特征及与肺功能的关系,并探讨脉冲震荡肺功能(IOS)参数和/或定量HRCT参数在单纯慢阻肺和ACO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至门诊就诊的哮喘48例、慢阻肺52例、ACO30例及健康对照54例,所
目的:视听觉功能的完整性是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患者准确评定的前提之一。行为学评分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本项目通过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评测患者的临床视听觉行为学反应、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的电生理学方法测量患者的视听觉通路完整性、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视听觉网络的功能连接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旨在明确视听
目的探索西罗莫司治疗难治性脉管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小儿血液科确诊的脉管性疾病患儿,经传统治疗无效。口服西罗莫司起始剂量为0.8mg/m2,间隔12小时,每28天为一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病灶体积的变化,分析西罗莫司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分析:共25例难治性脉管性疾病患儿最终纳入评估,包括16例血管肿瘤和9例脉管畸形。西罗莫司治疗后平均
背景:随着我国抑郁症(MDD)发病率不断增长,心身皆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的抑郁发病情况堪忧,其背后存在着的庞大照顾者人群正饱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负担,照顾者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的躯体状况关注较少。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的躯体症状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照顾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维护照顾者的心身健康,提高照护质量,间接促
本研究共分为三章:第一章 中山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新生儿不同性别、出生体重、胎龄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d)患病的关系及G6PD人群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筛查工作。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对中山地区2010-2020年484014例新生儿G6PDd筛查
目的评估左房缩短分数(LASF)对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室间隔增厚及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孕妇256例,其中临床确诊为GDM妊娠的孕妇156例入选研究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00例入选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24~28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参数如下:①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E/A、左房缩短分数(LASF);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