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重要性,并探究其与OSCC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1.经知情同意,收集80例病理证实为OSCC的术后组织标本;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hh、Gli-1、CD34蛋白在80例OSCC患者原发肿瘤中的表达;依据CD34蛋白表达状况,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别统计分析Shh、Gli-1蛋白表达及MVD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2.体外培养SCC4、SCC9、SCC25、Cal2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h蛋白在四种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差速离心法提取高表达Shh蛋白细胞系中的微囊泡(MVs),透射电镜下观察MVs形态;荧光标记MVs,内皮细胞(ECs)专用培养基中将MV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相互作用方式。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a.OSCC组织中Shh、Gli-1蛋白表达及MVD与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显著相关,与肿瘤直径大小、患者年龄、性别不相关。b.Spearman相关性分析数据显示,Shh蛋白与Gli-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相关关系﹙P=0.008﹚。c.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数据显示,Shh蛋白表达和MVD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0.696,P<0.01)。2.Western Blot显示:a.Shh蛋白在所检测OSCC细胞系中均有所表达,其中在Cal27细胞株内呈高表达。b.Cal27细胞系提取的MVs中其Shh蛋白含量较Cal27细胞裂解液中含量明显增加。3.低温差速离心法成功分离出Cal27源的微囊泡,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微囊泡稳定形态。4.荧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共培养的MVs与HUVEC融合,融合后的内皮细胞胞浆中可见绿色荧光物质聚集。结论:1.OSCC中Shh、Gli-1表达及MVD与临床病理特性中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Shh与MVD呈显著正相关,提示Shh、Gli-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OSCC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2.Cal27细胞系提取的MVs中高表达Shh蛋白,体外共培养可见MVs与HUVEC融合,推测OSCC细胞产生的Shh蛋白可能经MVs转载至肿瘤微环境,从而调节原发肿瘤和/或转移癌前龛血管网络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