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市场约束效应作用因素与机制研究:基于盈余质量的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世界各地陆续涌现出了一批跨境双重上市的企业。截止2009年底,中国内地也已有60多家内地企业实现了A+H股交叉上市。而在学术界,有关这种备受各方瞩目的新现象的研究也迅速的发展开来,这其中,约束假说理论通过从投资者保护的提升、公司治理的完善及更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对双重上市的动机和经济后果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并获得了大量实证证据的支持,成为了研究双重上市现象的主要理论。在众多约束假说的文献中,既有关于该假说在香港资本市场得到扩展运用的文献,也有关于境外更发达资本市场是否能对实现双重上市公司的境内会计盈余质量产生约束效应的文献。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以修正的Jones模型为依托,以2001—2009年在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AH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两地会计准则等效趋同事件为契机,研究香港资本市场能否对这些公司的境内会计盈余质量产生约束效应,以及通过这种约束效应在大陆与香港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后的变化来研究约束效应的具体作用因素。   本文发现:1.香港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确能够为AH双重上市公司在境内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提供约束效应;2.由于两地资本市场中双重报告制度的存在以及两地市场分割效应的催化作用,通过两地会计准则等效趋同前后状况对比表明,香港资本市场中更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未能显著的对AH双重上市公司境内会计盈余产生约束作用;3.等效趋同事件发生之后,香港资本市场仍具有约束效应,且这种约束效应已剔除了任何可能由会计准则所产生的约束效果的影响,由于市场主体监督也未能发挥显著约束效应的,香港资本市场所存在的约束效应可近似的看成是来自法律监管与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作用,从而,香港资本市场的法律监管与公司治理制度仍对我国AH双重上市公司境内会计盈余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教育界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教学
近年来,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区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物流业的发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数学学科的丰富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比、类比、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多种能力。数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规律和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
技术领本发明属于无人机电池电量测量及电池抛落控制系统,涉及一种无人机智能电池抛落控制系统权利要求(1)一种无人机智能电池抛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吸附单元、电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教育事业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事业要从小学生开始发展。经过一次次的中小学生课程改革,虽然修正了
本文从文化适应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其在英文歌曲翻译中的运用,对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曲名翻译、歌词翻译及文化意象的转换展开进一步的阐释,探讨英文歌曲翻译现存问题及文化适应
对于实体商业来讲,在电商的冲击下,到底还有没有人上街?  我们看看最近的数据。从2012年、2013年、2014年来看,其实实体商业平均的日客流是有增长的,包括2014年我们有4.8%的增长,这是整个实体商业的数据。而对不同的业态,可能也有些微区别。一个是购物中心,一个是百货店,从这个数据来看,购物中心客流增长,但是百货店客流下降,包括从总量上来讲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当然这里面的体量和城市还是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