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传统农区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所指的这类地区是那些地处内陆、缺乏可供开采加工的自然资源、农业经济比重过高、人口众多但思想相对比较封闭、小农意识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平原地区。其空间范围大致是北起燕山南麓,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麓,东自临渤海、黄海的沿海地带,西至太行山、伏牛山西麓。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活化石,长期以来,低层次的农业生产一直是此类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小农意识浓郁,整个地区因此而陷入到了低水平均衡陷阱之中无法自拔。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和探索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路径及社会转型问题,不仅事关整个传统农区数千万人民的切身福祉,更是深化改革、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之一,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应有之义,现实意义非比寻常。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区别于以往主要从宏观层面把握这一问题的做法,从微观层面为传统农区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具体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路径,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在系统回顾与评述相关文献及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在当前一无资源、区位优势,二有巨大人口压力的条件下,传统农区只有从劳动力外向转移入手,以此为突破口顺利启动当地工业化进程,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在文章的架构上,本文首先从传统农区的现实出发,在对传统农区范畴重新作出理论及地域界定的同时,以河南省内的传统农区县(市)为代表,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农业人口压力评估体系,并利用最新的相关指标数据对这些县市当前的人口压力现状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判断,从而得出了传统农区绝大多数县市当前都处于高或最高人口压力阶段的结论,为下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了较好的实证支撑;其次,文章在综合当前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有关分析框架,分别从生产与消费两方面对现阶段传统农区采用劳动力外向转移带动本地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这种发展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论证;再次,文章在为传统农区提出上述发展机制之后,进一步采用SPSS等计量软件构建了一个回归模型,着重从转移能力方面着手,对影响传统农区顺利实施该发展机制的若干障碍因素做了归类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最后章节是案例部分,是在对实施该发展机制初见成效的河南省固始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该章节通过大量丰富详实的实证资料再次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现实支撑,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