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高发的一种心理疾病,但抑郁障碍发病隐秘,危害性大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患者初期以情绪低落主要症状,伴随病情发展患生躯体症状及强迫症状等。而老年群体因其独特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及生理状况,老年抑郁患者呈现病情发展快,抑郁症状持久的特点,一旦决定自杀比年轻抑郁症患者更坚决,行为更隐秘。现代医学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口服西药,但是抑郁症影响下的老年患者不一定能够完全遵从医嘱用药,而且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其边界给老年患者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寻求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本课题目标以针刺为治疗方法,以台湾地区老年抑郁症患者为治疗对象,对比口服西药赛乐特和针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评价针刺对台湾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在心理方面以及生理方面的改善情况。分析临床试验结果,为抑郁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寻求边界效应更小,安全可控的治疗方案。为传统自然疗法改善和治疗抑郁症,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治疗手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台湾台北台大医院、中山医院、长庚医院、立联合医院的心理科老年抑郁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分组方法:以年龄为标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西药组、针刺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观察指标: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领域指数和心理领域指数。干预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赛乐特进行干预,持续8周。针刺组给予针刺百会、四神聪、印堂、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每周两次,持续8周。数据收集处理:使用SPSS23.0数据统计软件包测算,西药组与针刺组治疗前就年龄、性别、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的生理方面和心理领域指数五个变量进行收集和分析。统计方法:对比干预治疗后指标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领域指数和心理领域指数的变化,用配对t检验对比两组同一时间点的疗效水平,利用重测方差分析检测两组再干预后2周、4周、及8周的疗效时间交互效应。研究结果:1.两组老年抑郁患者经统计后可比:两组年龄、性别、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五个变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老年抑郁患者症状治疗后8周较治疗前均有改善:通过重测方差检验,对比干预前针刺组在针刺干预后与西药组在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三个时间点的指数改变,其中治疗干预两周后的差别最大(p<0.05),治疗4周及8周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理心理指数在8周的治疗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3.两组老年抑郁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存在差异但随时推移差距缩小并趋向同等水平:通过重测方差分析,针刺组和西药组在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指数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主效应(时间)和交互效应(时间*组别)的P值都为0.000,测试时间的主效应显著,测试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刺组和西药组的治疗方案对改善台湾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有较好临床效果。2、针刺组的起效作用周期较短且稳定,西药组口服赛乐特的方法起效作用周期相对针刺组长,但随口服时间和用量逐渐达到要求值,两组的疗效趋向一致。3、西药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口服赛乐特后两周内汉密尔顿(HAMD)指数、QOL-BRlF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指数呈现负向评价,随治疗时间推移情况得到改善并在口服赛乐特四周后出现正向评价并逐渐与针刺组效果相当。综上所述,针刺能够改善台湾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正向调节生存生理及心理状况。针刺方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起效较快,作用稳定,在试验时间段内可以基本达到口服赛乐特的疗效。由于赛乐特等抗抑郁类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特定类型抗抑郁药物对于特定人群有加重自杀倾向等风险,因此使用针刺这一自然疗法对抑郁症进行干预是可行且安全的,操作简单而易于接受,为老年抑郁症患者在抗抑郁治疗的过程中提供选择的方法,此法值得推广并应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