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自1996年进入工业化生产后,已成为油田高含水后期保持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然而,随着主力油层注聚面积的扩大,剩余储量逐年减少,必须寻求其它层系的注聚潜力,实现产量的接替。大庆油田还有相当一部分驱油条件比主力油层差的二类油层,这类油层是否能够注聚及注聚条件成了主要问题。由于二类油层性质与主力油层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具有油层厚度小、渗透率低、河道砂分布范围小、平面相变关系复杂等特点,相关聚驱开发技术是否能完全沿用主力油层的做法,还没有实践依据。因此,分析二类油层的地质特征,优化层系组合和注聚参数,评价聚驱潜力,是迫切要研究的问题。
北一、二排西部中新201站萨Ⅲ组油层注聚现场试验是大庆油田首次开展的把注采井距由250m缩小到175m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攻关的先导性矿场试验。该试验自2001年12月投入空白水驱至目前,历时5年多时间,全面分析了各类储层在聚合物驱阶段的动用状况、见效特征,探索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跟踪调整方法及技术,研究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对象的技术标准、合理井网井距及层系组合方法、注聚方案优化设计方法,证明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可行,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幅度及经济效益有了明确的认识。
1、根据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性质差异明显,确定二类油层聚驱开发对象为有效厚度大于1m、渗透率大于0.1um2的油层,形成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方案及驱油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
2、对聚驱井网、井距、层系组合的适应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利用原注聚井网作为采出井,并在原井网井排间补钻注入井,构成175m×175m的五点法面积井网。试验证明井距缩小至175m是可行和有效的。同时在实试验过程中对油水井进行了大量的综合改造措施保证了聚驱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3、试验区中心井预计提高采收率8.2个百分点,按增量法评价全区财务内部收益率51.52%。
该试验研究成果已成为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方案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已成功应用于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工业区块,对进一步挖掘聚合物驱增油潜能、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和油田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