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MYB转录因子AtMYB50与AtMYB61互作及其在调控铅耐受性中的作用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重中之重,而重金属污染是威胁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污染重金属可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降低农作物对土壤污染重金属的积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此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植物耐受重金属毒害及其积累的分子调控机理的认识。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两个涉及植物对铅(Pb)胁迫耐受的调控基因AtMYB50和AtMYB61。这两个基因是MYB转录因子家族中的R2R3亚类成员,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初步研究表明,AtMYB50和AtMYB61基因可能通过负调节一个编码Pb特异性离子泵的基因AtPDR12转录进而控制Pb的积累来调节Pb胁迫的耐受性。因此,我们推测:AtMYB50和AtMYB61对Pb胁迫耐受的调节是否形成异源二聚体直接调控下游靶基因AtPDR12转录。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AtMYB50和AtMYB61蛋白是否具有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构建了pEG202-AtMYB50、pJG4-5-AtMYB50、pEG202-AtMYB61、pJG4-5-AtMYB61四个酵母双杂载体。在AtMYB50作为诱饵蛋白AtMYB61为靶蛋白和AtMYB61作为诱饵蛋白AtMYB50为靶蛋白的情况下都检测到报告基因的表达,证实了AtMYB50和AtMYB61两者存在相互作用。  (2)在酵母双杂系统中,AtMYB50和AtMYB61两个蛋白作为转录因子没有激活下游报告基因,表明AtMYB50和AtMYB61可能是转录抑制因子。  (3)为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还构建了AtMYB50和AtMYB61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获得了AtMYB50和AtMYB6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利用pulldown技术验证其体外相互作用的提供了基础。  (4)为确定AtMYB50和AtMYB61是否直接与AtPDR12基因启动子结合,构建带有AtMYB50-GFP和AtMYB61-GFP的转基因株系,为进一步利用ChIP-qPCR技术验证其是否直接与AtPDR12启动子结合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该论文在分析了中频电源设备在感应加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文中介绍了中频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原有中频电源的缺点以及对其控制性能的要求,
高频化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无论是对降低成本,还是减少电源空间体积都有着极大的益处,但是开关电源频率的提高对器件的高频特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氮化镓等新型器件的应用可将开关电源的频率提高到兆赫兹以上,元件的宽带集总参数模型对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就有着很大价值。此外,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分析和设计来讲,电路寄生参数的准确量化也是非常关键内容。针对上述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P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