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而中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使得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承认中国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为探寻中国政治生态环境对经济建设的传导机制,国内外学者从税制改革、财政结构、社会制度变革等多个角度对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我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活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许多机制的研究都无法解释为何我国会持续如此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政府自身特征为对象,研究政府结构和领导官员的影响机制逐步进入大家视野,随后逐渐形成了“政治锦标赛”理论机制,即我国存在着以满足上级考核目标为核心的晋升机制。本文基于我国政府领导官员任期制和考核制的现实人事管理制度以及“政治锦标赛”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目前省份的发展情况,通过选择搜集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地级市的相关经济指标和市委书记的任期时间等特征,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地级市的政治经济周期是否与现有主要以省级为研究对象的结论保持一致,以及地市级领导官员的年龄和学历等特征是否对其所辖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二是以投资活动衡量官员可能的经济建设政策变化情况,并借以探讨地级市官员自身特征对其工作的影响机制。本文在吸收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对我国的政府人事制度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主要集中在任期制和考核制的形成和发展。其次结合“政治锦标赛”理论和我国的现实基础提出领导官员任期时间内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都会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的理论假设。随后构建中国东部山东、江苏、浙江三省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并对上述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着重分析我国政治经济周期的形态和官员特征对相关经济指标的影响,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地级市市委书记任期时间内,辖区内的经济增长率呈倒出U型变化趋势。在任期的3—4年时经济增长率达到最高值,此结论能够与我国现实的官员任期时间分布特征相吻合,领导教育水平和年龄特征对经济增长率呈正向影响。第二,在任期时间内,固定投资增长率呈现负向下降趋势,与本文倒U型假设并不相符。同时由于促进投资活动作为地方政府必要的建设职责以及促进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地级市市委书记的年龄和教育水平对固定投资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第三,地级市市委书记基本来自于本市升任或本省调任,且上任前职位多为市委副书记,因此其在上任时很快能够了解工作流程并熟悉辖区内的经济特征。同时出于晋升需要,地级市市委书记有能力和动机在上任短时间内组织制定并实施有关的经济政策。由于投资建设周期以及政府兼顾其他非经济职责,所以固定投资增长率在任期时间内呈负向下降趋势。同时,本市升任的市委书记任职时间内固定投资增长率呈现U型趋势,但最低点在6—7年之间。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丰富了“政治锦标赛”的研究成果,通过采用国内目前较少使用的地级市单位数据,研究验证了我国政治锦标赛同样在非省级政府单位的存在。同时探讨地级市市委书记的来源特征对投资活动的影响更有助于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适当稳定我国领导官员任期时间,以稳定地区的政治环境;强调注重日常考核;注重民生指标等民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