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地震沉积学及砂体预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sh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音查干凹陷具有物源类型多,沉积相带窄、砂体类型变化快的特点。早期勘探对象为盆地边缘发育稳定、展布范围大的砂体。随着勘探目标向盆地内部深入,砂体规模及分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有利砂体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正是以寻找有利砂体为目标,开展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砂体发育规律研究,明确了凹陷内物源分布特点、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相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沉积学及地球物理技术,预测了凹陷内各类型砂体的分布。论文得出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通过地震剖面反射特征、沉积学特征、典型单井分析,对研究区白垩系关键层序边界进行识别,确定了不同级别层序的划分依据。通过典型单井层序划分及井震结合的追踪对比解释,在白垩系共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总结出初4种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利用区域露头、盆地内部基岩分布、岩石组分、重矿物及古地貌分析等,探讨了古地貌形态特征与古物源、沉积体系之间的关系,证实周边露头及其延伸到盆地内的基岩区是盆地内部各类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区,并划分出锡林好来、达尔其东、翁特、桑合、古尔及古尔东等6大母岩源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貌分析及古沟谷刻画,识别出3类古沟谷,半定量分析了各类沟谷的搬运及卸载砂体能力,明确“W”型沟谷具有控砂面积大,“U”型沟谷具有搬运距离远的特点。依据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及地震相研究,在白音查干凹陷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滩坝及湖泊等5种沉积相类型,确定凹陷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洼陷内部则主要发育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盆地由强烈断陷期到坳陷期的沉积演化模式。通过地球物理模型测试与数值正演模拟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砂、泥岩地层组合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不同类型砂体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地震沉积学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技术和时频分析技术为手段,结合地震属性、关键井资料、沉积模式、古地貌及地质模型正演模拟结果,实现了层序格架控制下的三角洲、浊积扇及滩坝砂等类型砂体的高精度预测。
其他文献
在化学驱过程中,驱油剂与原油的就地乳化对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但目前对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尚很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化学驱油剂主要性能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就地乳化效应及其相关技术条件。采用高温乳化动态评价仪THE-II测取乳化油量,证明了基于乳化油率动态曲线的乳化系数可综合反映乳化速率和乳化量,能够全面表征油水乳化能力;结合驱油模拟实验过程中的油水乳化量与乳化系数的正相关性,
在CO2驱油过程中,不同的CO2注入方法及储层非均质性对CO2驱油及埋存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此外注入的CO2与储层流体(地层水、原油)及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无机沉淀和沥青质沉淀,导致储层岩石孔喉堵塞及润湿性变化,增加原油流动阻力,进而影响储层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和CO2埋存效率。因此,研究不同特征储层中不同CO2驱油方法的驱油埋存效果的差异以及CO2驱油过程中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等问题,是选择合
采用TLP平台或SPAR平台进行深水油气钻采时,由于平台空间有限,钻井隔水管和生产立管之间排布紧凑,在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容易产生干涉效应,使立管净间距减小,诱发立管碰撞,且随水深的增加,干涉作用影响更加明显,威胁平台立管安全、隔水管正常钻井作业和海洋油气可持续开采。针对海洋隔水管、立管尺寸较大,在来流作用下处于临界或超临界雷诺数区间范围内的特点,采用Goldstein二阶近似方法求解边界层方程,
砂质辫状河由于频繁迁移改道,砂体叠置界面复杂。厚砂层内不同级次构型界面两侧未必是岩性突变,更常见的是岩性渐变,这种构型界面不完全是流体渗流屏障,由此对界面附近储层非均质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论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典型砂质辫状河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山西大同砂质辫状河经典野外露头,对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级次构型界面附近岩性和物性分布模式展开研究。5级界面为单一河道(辫流带)的边界,河道主要呈现孤立
松辽盆地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非海相沉积盆地之一。近年来,在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和泉头组扶余油层中已发现了超亿吨级的致密油规模储量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次研究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致密油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致密油特征与来源、致密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致密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以及致密油成藏过程与成藏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能够高效地开发稠油/油砂资源。随着稠油/油砂资源的深入开发,面临的储层地质条件也越复杂,尤其是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发育时,严重影响了SAGD的开发效果,然而目前关于多渗流屏障影响下的SAGD产能预测理论及其开采特征研究尚且不足,如何合理、高效地应用SAGD技术开发此类型油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利用室内物理模拟、渗流理论、油藏工程理论、传热学理论
围绕室内管道与现场管道所采集的磁涡流缺陷数据开展了信号降噪、特征提取、无监督智能诊断和有监督智能诊断的研究。同时由于煤矿采空区管道风险状态难以估计,本文利用风险评估技术对复杂条件下煤矿采空区天然气管道的风险状态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解决传统降噪方法难以有效去除磁涡流信号噪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
库车前陆冲断带早白垩世发育三角洲平原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在6%~12%之间,渗透率主要为0.01×10-3μm2~1×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储层。1、砂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早期正常埋藏成岩作用和晚期构造成岩作用两大阶段。早期埋藏成岩作用可分为三个时期:早白垩世(砂岩沉积-早白垩世末)为浅埋藏(1000m±)弱压实弱硅质强钙质胶结时期;晚白垩世进入构造抬升及早期
单体态金属纳米线具有超大弹性应变(4-7%)与超高强度,然而,其超常力学性能难以在大块金属复合材料中展现。近来,我们课题组基于纳米线的超大弹性应变与金属基体的点阵切变应变相匹配(应变匹配)的设计概念,成功使Nb纳米线在NiTi记忆合金基体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B2→B19’)过程中展现超大弹性应变,使其复合材料呈现超常力学性能(Science,2013)。为了进一步证实应变匹配设计概念的普适性,
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内重要的富油气沉积盆地,其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湖相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中生代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关于该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沉积中心,而忽视了对盆地周缘优质烃源岩发育和成因机理的研究,这制约了盆地周缘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本文基于盆地周缘盐池-定边地区勘探井的测井、录井资料以及156件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利用了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研究方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