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Fe)-乙腈配合物光催化氯化或乙酰化反应及其机理探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y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氯等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核心骨架,因此C-N和C-Cl的形成在有机合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驱动催化合成是C-N和C-Cl构建的理想模式之一。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与明确的光吸收中心,是光催化有机合成中的理想催化剂。但是这类材料局限于分子内电荷跃迁类型调节的有限性,使得目前光激发产生的电荷分离激发态寿命较短,导致光催化活性较低。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将金属配合物分子组装成具备宏观结构的纳米颗粒,利用分子间轨道简并调节分子轨道能级实现其激发态寿命的延长,理论上可作为从根本上提高金属配合物光催化性能的可行路径。并且,分子聚集诱导吸收光谱红移,使其具有光能高效转化为热能的潜力。据此,本文围绕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光热催化氯化反应和乙酰化反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利用分子自组装合成了具备不同金属中心铜、铁与多变配体结构乙腈的配合物纳米颗粒(直径约为2.3 nm),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响应,可以较好利用可见光。设计了sp~3C-H键的直接光催化氯化反应,实现了氯代环己烷等15种目标产物在40%-75%产率范围内的高效合成。该催化体系具备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和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脂肪烃,带吸电子基和给电子基的芳香烃都能获得较高产率。自由基和电子捕获实验结合高分辨质谱检测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自由基和环己基自由基是主要活性物种,且实验遵循单电子转移的自由基机制,此外控制实验表明该反应是自由基非链式反应。(2)利用铁-乙腈配合物良好的光热特性设计了胺的光热催化N-乙酰化反应,实现了乙酰苯胺在内的11种目标产物的合成。该催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性,芳香胺、烷基胺和吗啉等含氮化合物都能获得较高产量。同位素追踪实验表明,乙酰基中的甲基来源于乙腈,动力学同位素实验得到k D/k H=0.91表明反应具有二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另外,控制实验可证实乙酰基中的氧来源于水,而非空气;高分辨质谱检测表明,反应过程中的脒是重要的中间体。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提出采用卤键、氧桥(X-M-X)诱导金属配合物分子自组装的新策略。利用配合物分子内电荷跃迁诱导氯化铜-乙腈配合物的氯离子自由基化,通过自由基取代实现有机氯化物的合成,该研究可为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氯化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方法;利用氯化铁-乙腈配合物良好的光热特性实现了光热催化胺的N-乙酰化反应,为金属配合物在光热催化乙酰化反应提供了利用光能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不断的创新突破,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的兴起驱动着智能时代的蓬勃发展。将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推向网络边缘,充分释放边缘数据的潜力,实现边缘设备智能化逐渐成为各行业的研究发展方向。边缘智能的实现对设备提出了高算力、高带宽、低延迟和低功耗等需求,以便能够应对各类复杂应用场景,提供高性能的实时计算和更好的服务质量。然而,由于卷积计算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庞大的计算量,在神经网络模型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且变的愈加重要,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可以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的网络。世界经历了工业时代,PC互联网时代,移动物联网时代,到现在的物联网时代,可见物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传感器是能够将自然界信号转换成电学信号的器件,是整个物联网系统信息的来源,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是传感器中重要组成部分
学位
二十一世纪是纳米科学的世纪,纳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出许多宏观下没有的性质,在集成光学、光通信以及传感检测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表面等离激元作为纳米尺度下对光子进行操控和集成的重要工具,是在金属-介质交界处产生的一种电磁模式,其沿金属-介质分界面横向传播,同时纵向迅速衰减。具有表面等离激元性质的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常用于高分辨率成像、无标记传感检测等诸多领域。相较于平面结构,三维结构表面等离激
学位
光伏发电对能源结构的转型与脱碳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光伏阵列工作在室外,环境变化不稳定,容易发生各种故障,因此建立准确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实现故障的在线识别能够有效的提升光伏阵列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基于改进的稀疏表示技术,分别针对光伏阵列电流-电压(I-V)特性和暂态数据的故障特征进行挖掘,以此建立诊断模型,并通过迁移学习使目标阵列的模型建立更加高效,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
学位
自旋电子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自旋注入乃至自旋的调控始终是研究的热点。拓扑绝缘体作为一种具有非平庸金属表面态的非传统绝缘体,具有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三维拓扑绝缘体Bi2Se3和Bi2Te3均为窄带隙材料,能够测得较大的自旋极化光电流,为研究材料的自旋极化特性乃至之后制备自旋电子器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鉴于不同厚度的纳米片对自旋相关光电流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以及通过自旋光电流研究
学位
异常检测是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分支,当数据的产生过程表现为异常时,会导致异常事件的发生。在入侵检测系统、信用卡欺诈检测、工业传感器设备监测等领域中,异常检测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各应用领域的海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具有实际意义。本论文针对传统的异常检测模型在数据规模较大、维度较高等条件下,模型性能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N-Tree的数据异常检测模型;同时为避免上述数据增强方法中生成样本标签的误
学位
近年来,超分子化学经过蓬勃的发展已成为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金属有机多面体(Metal-organic polyhedrons,MOPs)作为一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特定的空腔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成为了超分子化学中的热门研究领域。在众多的MOPs中,利用原位生成的三核锆节点(Cp3Zr3)与不同的羧酸配体自组装构筑的锆基金属有机多面体(Zr-MOPs),作为一类新型的MOPs因其稳定的结构以及
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通信应用层出不穷,6GHz以下(sub6GHz)频段的频谱资源已经被大量占用,而毫米波频段由于其丰富的频谱资源、较高的通信速率以及较宽的通信带宽而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并且已经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例如5G的毫米波通信、60GHz的高通信速率室内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以及77GHz的高精度车载雷达。过去,Ⅲ-Ⅴ族工艺的较高成本限制了毫米波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学位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二氧化碳(CO2)过量排放,引发温室效应、环境、能源等系列危机。通过清洁可再生的电能将CO2还原成化工原料和燃料,被视为实现碳循环和能量存储的有效途径。然而,CO2分子十分稳定,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常常伴随多重电子-质子转移和竞争性氢析出反应,导致能耗高、产物复杂多样。因此,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廉价催化剂对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推广应用至关重要。充分
学位
碳材料因其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可调的表面基团、丰富的原料来源和结构多变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领域。作为一类载体,碳材料不仅能够为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团簇甚至单原子提供锚定位点,还可以通过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来调控催化反应性能。从早期的活性碳载体到现在的纳米碳载体,它的催化活性与自身的形貌、杂原子种类、含氧官能团分布或缺陷数量密切相关。在合成方面,鉴于生物质种类多、储量大,是可再生碳库,从生物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