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居民侧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多方面需求。分布式储能单元在功能上可实现能量的时空平移,在设备层面具有布局安装灵活的特性,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提升交直流混合电网运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储能资源在电网中的重要存在形态与发展趋势。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与资源,分布式储能的利用仍存在使用效率低下、闲置率高、功能场景单一等问题。交直流混合电网具备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的双重优势,满足了分布式能源利用和负荷高效接入两方面需求,将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经形态,然而其存在断面能量协调控制难、电力电子低惯量特性以及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出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其功率协调控制及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困难。
  本文以交直流电网的柔性稳定运行需求为导向,以储能资源高效利用为研究目标,对分布式储能的协同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企望在交直流混合电网面对的问题与储能这一优质解决方案之间搭建桥梁,在满足电网需求的同时挖掘储能资源高效利用的潜力,促进资源合理使用。交直流混合电网功率断面的能量柔性调控、惯量控制以及多母线直流电压稳定是混合电网功率协调运行的基本问题,若加以解决,可对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底层保障,是混合电网长时间尺度稳定运行的基础。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及直流配电网为主要场景,对分布式储能的协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不同于传统的归一化方法,从功率耦合角度研究了交、直流子网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构建了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交流频率-直流电压耦合特性方程。该耦合关系揭示了交直流接口在出现功率双向流动时,直流电压与交流频率的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虚拟惯量与虚拟电容参数,可以定量地描述其耦合程度,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从而为建立交、直流电气量之间的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2)提出了利用分布式储能的混合微网交直流接口功率柔性控制方法。基于交直流耦合关系推导的新型下垂特性,建立了包含交、直流子网动态运行特性的功率控制策略,使得分布式储能可以同时响应本地与邻网的动态功率需求,且可以具备不同电网的物理特性;IC变流器通过模拟同步电机和电容的响应特性,使得跨区域功率补偿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该策略使分布式储能不再仅响应本地功率需求,具备了跨交直流断面的功率需求响应能力,且不受拓扑限制,具有推广适应性。
  (3)定义了统一惯性系数,提出了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全局惯量评判指标,能更好地对系统交、直流子网的惯量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详细分析了不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为DG的惯性响应控制提供基础,并提出了分布式储能-多电源协同惯量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本地惯量支撑和跨区域惯量支撑两个部分,可减小风机参与惯量支撑后停机或造成二次功率冲击的风险;在提供惯量支撑的同时,根据HES内不同储能元件的爬坡率特性进行出力设计,提升了储能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在分布式储能的协助下,所提方法能充分利用DG的惯性响应能力,实现了混合微电网的整体惯量水平及运行稳定性的提升。
  (4)提出了面向电网需求的分布式储能柔性调压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经典的直流配电网的端口电压控制方式及其DES传统并网运行模式的不足。然后基于配网中存在的交直流接口电压频率耦合关系以及双向直流接口级联下垂特性,设计了不同接口的储能调压控制策略,并详细分析了基本参数的特性并给出了取值方法。基于所提电压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功率变化时直流配网母线电压的波动及其对交流大电网的影响,提升系统鲁棒性与故障穿越能力,在保护储能单元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功率调节裕量。该策略为多端多节点直流配网电压控制及电网侧分布式储能单元的系统级管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5)针对分布式储能的SoC安全运行以及技术经济性优化需求,提出了中压直流配电网双层优化调压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储能单元的运行耗量特性,给出了每次参与调压过程中储能元件的损耗定量计算方法。基于动态等耗量微增率原则,创新性地利用调节外环控制器参考量的方法,在不改变储能下垂响应特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储能功率的调节。该策略兼顾了直流配网的调压效果与全网层面的储能运行经济性优化,为提升储能利用率与降低储能运行成本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解决方案。
  论文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与直流配电网为背景,对分布式储能在混合电网中的协同控制方法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研究内容基于电网柔性运行需求展开,拓宽了储能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储能的利用效率,对储能资源在电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契合储能产业及能源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为满足市场对阻燃剂的需求,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低毒低烟、无污染的高效绿色环保阻燃剂。研究表明多种阻燃元素之间存在协同阻燃作用,故在聚合物材料中引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燃元素可获得更佳的阻燃效果。因此,如何将多种阻燃元素(如金属M、Si、P、N等)有机结合,设计构建阻燃剂分子以期发挥协同阻燃效果,进而获得高性能的材料成为了本研究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分子设计,将多种阻燃元素构筑在一个分子内,使其具有更高
学位
大型低温乙烯球罐常用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低合金高强钢制造,这类材料在韧脆转变温度(Ductile-brittle transition temperature,DBTT)区间往往呈现出冲击韧性离散的现象,而此温度区间正好是球罐的服役温度,那么此韧性不稳定的问题会对钢制球罐产品的服役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产45 mm厚07MnNiMoDR钢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该
学位
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已成为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化石能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次能源正日益枯竭,其中,电能又是所有能源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亟待开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逐渐渗透至传统电力系统,大大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特性。  自爱迪生和特斯拉的交直流电之争以来,交流电在很长一段时间
最近,声子晶体的非互易性和拓扑特性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大量关注和研究,它们能极大地增强对声波的操控能力,在振动降噪、声学整流和声通信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在工程实际中,厚度有限的梁板类结构十分常见。相对于非周期方向上无限长的理想声子晶体而言,厚度有限的声子晶体板更接近这些实际结构。但是,声子晶体板的非互易性和拓扑特性却缺乏研究。另外,系统的可调性能极大地增强它们的灵活性和实际适用性,丰富有关
学位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增大了城镇污水处理规模并提高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氧化沟(Oxidation Ditch,OD)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是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因其具有复杂的推流及混合等水力学特征,目前关于如何优化配置氧化沟工艺中的曝气设备和水下推进器,平衡达标排放与节能运行间的能耗,尚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总磷和悬浮物(Suspen
二氧化碳(CO2)养护水泥基材料是指利用CO2与水泥熟料矿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胶凝作用的反应产物。它与通常所说的碳化完全不同,碳化通常是指硬化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产物与CO2发生的反应。利用CO2养护水泥混凝土制品,不仅可得到性能更好的产品、避免了蒸养所需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有效利用排放的CO2,将CO2回收和利用这个全球性课题与混凝土材料科学有机结合,对水泥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缓
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以水污染最为严峻,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健康,引发能源危机。为了应对此类安全环保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绿色的水处理方法,能够利用太阳能实现能量转换和环境治理,对于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尤为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自身带隙较宽,光响应范围窄且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导致光催化活性低,废水降解效果欠佳,特别是参与反应后回收
学位
化石燃料大量消耗所引起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备受关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高效的能源存储和转换系统,如可充电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显示出迫切性和重要性。构建具有独特结构特征的新型电极材料是制备高性能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系统的关键。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材料等具有高的理论容量,但其循环稳定性差、首次库伦效率低等问题阻碍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碳材料具有易制备、廉价、储量丰富、稳定、无毒且
学位
微电网孤岛状态运行是保障敏感负荷可靠供电和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基于多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并联的微电网在孤岛模式运行下由于电源容量小、网架结构薄弱且缺少惯性,易出现稳定问题。但如果基于IIDG全阶模型研究其稳定性问题则容易引发维数灾难,需要研究IIDG的模型降阶方法。此外,基于分层控制的孤岛微电网如何在有
学位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近年来,人类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破坏水环境安全的问题。作为较突出的问题,水质污染已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众多水污染治理技术中,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技术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工艺简单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其中,铋基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