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型露天煤矿多处于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露天开采破坏、占用大量土地,国际矿地复垦水平远高于我国,复垦率已达到60%左右。在矿区采-运-排-复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矿区开采利用的某个特定阶段,缺少人为活动对矿区环境影响的全面、系统反映。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本文结合露天采矿与土地复垦的环境影响研究、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资源消耗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分析等,构建了露天煤矿“剥离—运输—堆垫—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各阶段的生命周期评价体系。以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为案例,量化分析各阶段环境影响类型的环境负荷,以及对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从而识别重大环境影响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环境改善措施以减少环境负荷。研究表明:(1)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合理划分了露天煤矿“剥离—运输—堆垫—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周期阶段,构建了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环境影响研究的框架体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实证了框架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2)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包括:资源消耗、全球变暖、健康危害、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烟尘和灰尘、固体废弃物,其中对环境负荷影响最大的是烟尘和灰尘;剥离、运输、堆垫、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周期阶段内,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剥离阶段。(3)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实例研究表明:在露天煤矿采-运-排-复周期内,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剥离阶段,其贡献率为50.24%,其次为运输阶段,贡献率为45.54%;各环境影响类型内,烟尘和灰尘的环境影响最大,其贡献率为29.66%,其次为富营养化,贡献率为25.18%。实施一定改善措施后,复垦1km~2土地环境影响负荷为1.01×10~4,比改善前的环境影响负荷1.25×10~4减少了19.2%。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及系统研究,可为相关领域提供一定补充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