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型露天煤矿多处于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露天开采破坏、占用大量土地,国际矿地复垦水平远高于我国,复垦率已达到60%左右。在矿区采-运-排-复过程中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矿区开采利用的某个特定阶段,缺少人为活动对矿区环境影响的全面、系统反映。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本文结合露天采矿与土地复垦的环境影响研究、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资源消耗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分析等,构建了露天煤矿“剥离—运输—堆垫—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各阶段的生命周期评价体系。以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为案例,量化分析各阶段环境影响类型的环境负荷,以及对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从而识别重大环境影响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环境改善措施以减少环境负荷。研究表明:(1)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合理划分了露天煤矿“剥离—运输—堆垫—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周期阶段,构建了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环境影响研究的框架体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实证了框架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2)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包括:资源消耗、全球变暖、健康危害、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烟尘和灰尘、固体废弃物,其中对环境负荷影响最大的是烟尘和灰尘;剥离、运输、堆垫、工程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周期阶段内,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剥离阶段。(3)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实例研究表明:在露天煤矿采-运-排-复周期内,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剥离阶段,其贡献率为50.24%,其次为运输阶段,贡献率为45.54%;各环境影响类型内,烟尘和灰尘的环境影响最大,其贡献率为29.66%,其次为富营养化,贡献率为25.18%。实施一定改善措施后,复垦1km~2土地环境影响负荷为1.01×10~4,比改善前的环境影响负荷1.25×10~4减少了19.2%。露天煤矿采-运-排-复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及系统研究,可为相关领域提供一定补充和借鉴。
其他文献
以标题化合物(tbpOH)为配体合成了4种拟SOD模型配合物,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配体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由分析计算结果可知,tbpO
以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平台(IRAP)为背景,对三菱电机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RV-2FL的开发应用展开研究,重点分析机器人控制单元与开发平台中其他控制单元的信息交互,涉及机器人控制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对电力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配电网远方终端予以实时协调、监控以及控制的集中式管理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网通信系统是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保障,可较好的保证数据采集、运行状态变化以及优化配电网的实施。为此,通信系统涉及方案的合理性可对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广东清远市下辖县级市英德供电局配电通信网为例,在分析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
引力波的存在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预言,引力波探测是当代物理学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高功率窄线宽的单频激光器是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关键部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