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终身管理,自我管理已经在糖尿病、关节炎等很多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在IBD相关研究中,自我管理的引入尚不成熟,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的:本研究以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量表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者自我管理水平差异,探讨提高炎症性肠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方法。研究对象及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以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量表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运用以护士为主体的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成立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小组,通过新型的住院期间的多元化、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期的延续健康教育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培训,于出院前2~3天、随访6个月再次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调查,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炎症性肠病患者80人,其中UC患者29例,CD51例,UC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16例;女13例),CD患者中男女性多于女性(男:38例;女13例)。有2例IBD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有1例IBD患者有未确诊的家族史。29例CD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肛周病变19例,手术干预率高于UC患者。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服药、饮食、情绪、直肠给药、自我识别各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低,其中饮食管理维度得分最低,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出院前2~3天、随访6个月各个维度和总体的自我管理技能评分普遍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组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水平,改善生存质量,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