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是鉴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受保护的程度。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股、增股和扭亏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时,审计的作用是否真正发挥更多的表现在注册会计师能够保持其独立客观的立场,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即审计质量表现为注册会计师有效检测并抑制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的程度。现实中,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少制衡措施,使得管理层不仅能轻易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优势进行盈余操纵,而且对注册会计师的聘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质量很可能受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在对审计产生自发需求的同时,也会为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降低公司管理层对审计行为的阻碍。因此,本文试图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二者的关系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作为内部治理结构特征变量,公司控制权市场、债务融资和法律环境作为外部治理结构特征变量,以应计利润分离法下修正Jones模型求解出的可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选取中国2004-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在对样本进行筛选和处理后,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确实显著影响审计质量。具体而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流通股、董事会勤勉程度以及债务融资等公司治理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审计质量。但是,本文没有发现法人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由一人担任、是否同时发行B股和H股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