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微电极的特色在于高传质速率、小时间常数、低IR降、高信噪比和高电流密度等。因此,本论文介绍了超微电极的发展现状,并对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制备原理以及表征方法都作以详细的论述。  为制备不同尺寸、低噪音的超微电极,我们使用刻蚀-绝缘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对几种不同材料(如,铂、金、碳纤维等)进行了研究,最终制得稳定性好的超微电极。同时,我们使用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表征,发现其有良好的伏安响应,证明我们制备的超微电极可用于实验。  对含有巯基的谷胱甘肽进行测定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用循环伏安法在镍-铁氰化钾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C)上对谷胱甘肽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实验。谷胱甘肽在裸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十分缓慢,但镍-铁氰化钾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谷胱甘肽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这种镍-铁氰化钾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谷胱甘肽进行电化学测定。  铁氰化镍膜(NiHCF)修饰的铂超微电极(PtUME)作为一个新方法用来检测血液中的谷胱甘肽(GSH)。我们通过引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金纳米粒子(AuNPs)来提高NiHCF膜修饰的PtUME的电化学性质,在存在CTAB情况下,电沉积NiHCF和AuNPs,从而制备这种新型的混合膜(NiHCF/CTAB/AuNPs)。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NiHCF/CTAB/AuNPsPtUME对GSH的氧化有灵敏的响应,并且在血液中存在其他共存干扰物质时,能够选择性检测GSH。GSH的线性范围为0.2到1mM,最低检测线为0.08mM(信噪比=3)。这种研究策略可能会提供一个新的途径用来设计在线检测GSH的NiHCF/CTAB/AuNPs修饰的微传感,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并在传感领域和医疗诊断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α-Fe2O3纳米材料作为一类优越的半导体、软磁性材料,其合成及性能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纳米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往往对其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α
分子基磁性材料较传统磁体有着密度小、透明度高、易于加工、溶解性好、可控性好等优点,并有望在航天、微波、量子磁存储、光磁与电磁、药磁载体、核磁成像、磁疗等材料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