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国时期,饱受封建儒家礼教思想残害的女性获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突破和自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封建礼仪制度崩溃瓦解和女性服饰的变化。这一时期,宣传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学校、杂志、报刊、社团等组织相继成立,为提高女性的文化知识和视野层次产生深远影响。在西学东渐的文化背景下,旗袍作为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文化作品,不仅是国人的服装,与唐装一起成为被世界关注的“东方文化”。世纪之交新旧文化的交替,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成为众多文人的疑惑。是追求人身自由、性别平等、经济独立,还是足不出户、相夫教子抑或“女子无才便是德”,以上两种思想成为新旧文化争执的焦点,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先进文人与保守学者就女性伦理观的取舍之难处。“五四”启蒙思想的开始,以科学的理性为指导追求一种富有激情和平衡的理想王国,以先进文人学者和留学归来的学子们为领导,进步青年为与广大学生参与的旨在推翻旧的礼教制度,争取人身自由、地位平等、性别平等的运动就这样开始了。作为压制女性的服饰,由满洲族旗袍发展的改良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国服。服装造型的宽体到窄体,领子的渐有渐无,袖子的渐长渐短,开叉的高高低低,图案的古典与现代元素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的矛盾性与实践的复杂性。西方文化的进入,使得原本规规矩矩的中国文化受到挑战,女性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也发生重大改变。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女性的独立运动及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女性的参政意识、婚姻家庭、服饰形象、交际礼仪等也发生着变化。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旗袍的袖子、领子、裙子、鞋子以及配饰品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女性思想的转变。新的审美观念的确立使得女性服装逐渐退去繁琐、矫饰、复杂的特点,代之而来的是简洁、自然大方的风格,以体现女性优美身体曲线的自然清新的格调结束过去直筒、宽大、罗嗦的风格。此外,中华民国成立后解除了女性缠足的陋习,这一行为也被认为是解放女性的实质性标志。随着女性思想的逐渐开放,女性的服装开始朝着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适合不同工种的工装、制服、礼服等相聚出现,与之搭配的发饰、首饰、鞋子等配饰物品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影视文化的兴起对于新思想的传播、新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为传播先进知识、西方文化、前卫理念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国内的新文化运动、民国政府的新条文规定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迹象都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服饰的变迁。总之,中西方服饰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求同存异的形势下促进了改良旗袍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在妆饰文化上的自由交流也推动了女性自身的进步与解放。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受文化环境、经济状态、国际环境的影响,使得女性在新旧文化的交替中生存,一方面遵从儒家礼教文化的保守,相夫教子;另一方面,吸收新文化,大胆的走出家门,开始独立的工作或者进学校接受教育。透过旗袍这种特殊的服饰了解这一时期女性的伦理观念的变化,伦理文化的影响通过旗袍这一表层淋淋尽职的表露。这就是文章所要阐述的旗袍与伦理观念的互相影响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