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念珠菌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在系统性真菌感染病例中,有50%-60%的病例是由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同时由于长期广泛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氮唑类抗真菌药(如氟康唑),90%以上的白念珠菌一经用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文献表明,白念珠菌CYP51蛋白与耐药作用关系非常密切。白念珠菌CYP51蛋白即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药物与CYP51中的血红素铁相结合,阻止酶底物羊毛甾醇及分子氧与CYP51结合,影响羊毛甾醇14α-甲基的羟基化反应,进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主要甾醇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产生抗真菌作用。从基因水平上研究白念耐药的分子机理,必须对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进行鉴定。抗体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能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相应抗原。过去的研究证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可以研究某个基因编码产物-蛋白的组织分布、细胞内定位;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可以知道与它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各种阻断实验或中和实验可以知道蛋白的功能。本文采用融合蛋白表达技术,使用Goldgene等软件对CYP51基因的抗原表位进行多点预测,确定对应于该氨基酸序列的cDNA序列,从而设计引物,采用PCR法从白念珠菌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选择常用于融合蛋白表达的pGEX系列载体,进行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的切割与连接,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并筛选转化子,同时通过选择最佳诱导时机、最佳收菌时间和最佳IPTG浓度、探索出了适合GST-CYP51融合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进而培养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对融合蛋白进行了成功复性,使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柱层析纯化,将菌液中带有GST担体的融合蛋白洗脱收集,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从而为CYP51基因缺失菌株与高表达菌株的鉴别提供诊断试剂,并为其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