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干预BBN致大鼠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膀胱癌的动物模型,观察苦参碱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胺(BBN)致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control)组、BBN组、阳性药物组、苦参碱50、100和200mg·kg~(-1)组,采用BBN诱发大鼠膀胱癌,阳性药物选择塞来昔布(celecoxib,500mg·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溶剂对照溶液,其余各组给予BBN灌胃诱导膀胱癌,按每只200mg·0.
其他文献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特征,酶是能够催化自然界中各种反应的大分子生物催化剂,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集中研究了这样的酶,他们分别
本论文分别在反相和正相实验条件下使用β-环糊精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和(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拆分氟西汀对映异构体,并改变有机修饰剂、流动相添加剂、温度等实验条件考察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对手性拆分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成功地解释了β-环糊精和(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对氟西汀对映体的拆分机理。此外,还在分子水平具体描述了β-环糊精和氟西汀的手性识别机制。在反
细胞色素酶P450在生物研究的很多领域中都能够编码并表达蛋白,到2018年为止,细胞色素酶P450已经拥有了56年的研究历史,超过50,000种不同的细胞色素酶被发现存在于除了大肠杆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