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普及,传媒业和通信业结合更加紧密。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各种信息,这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信息发布渠道。传统广播电台借助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媒介,可以打破AM/FM频段限制、接收终端限制、覆盖空间限制和信息单向传播限制,大力发展基于3G的新媒体广播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本文按新媒体广播业务流程的顺序,分别对编辑、播出和收听环节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编辑环节的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海量数据近线存储方案。在线、近线、离线数据都采用普通硬盘作为存储介质,通过高速交叉开关实现数据迅速移动,突破了不同介质间传递数据的带宽限制,降低了时间成本,是一种低成本的具有无限扩展能力的数据存储方案。(2)针对播出环节的个性化播出问题,提出了流媒体矩阵的设计方案。流媒体矩阵将传统广播的同类节目汇聚后重新组合,为每一个听众定义一路输出,突破了传统广播频率资源不足的限制,将传统广播的编播能力纳入到新媒体业务流程中,实现细粒度的个性化窄播。(3)针对播出环节主服务-会话控制功能(S-CSCF)组件服务器失效后无法迅速恢复服务的问题,提出了S-CSCF的迅速恢复方案。采用心跳线检测系统级故障,采用第三方注册请求方式实现用户注册信息备份,将备份压力平均分布。采用同一个域名对应两个IP地址方式实现故障时切换,保证当主服务器失效时,备份S-CSCF组件服务器迅速接管服务。(4)针对收听环节中智能收听终端能耗和带宽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可扩展信息和出席协议(XMPP)的改进方案。改进的XMPP协议将高能耗的传输层安全机制分离出来,代之以安全体系结构达到降低功耗、提高终端续航能力目的。采用节拦截和过滤技术协商最小通讯消息集合,节省了带宽,改善了用户体验。(5)针对收听环节中新、旧两种媒体反馈信息融合的问题,提出了背靠背用户代理(SIP-B2BUA)组件方案。利用SIP-B2BUA组件将用户电话服务CLASS-5的特性融入VoIP系统,透明地将传统热线电话的反馈信息融入到新媒体广播系统,实现了新、旧两种广播系统反馈信息的共享。(6)针对测试工具缺乏问题,提出了RTSP流媒体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案。多个伪终端实例随机访问流媒体服务器上的多个RTSP地址,模拟现实的使用过程。为避免伪终端服务器的资源被耗尽,另外约定IP地址和端口接收RTP媒体流,伪终端服务器只处理并发的RTSP信令,达到定量测试的目的。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实际应用,测试数据和使用效果表明,基于3G的新媒体广播系统有效可行。3G新媒体广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本文所做工作外,在新媒体业务流程设计、与IMS系统深度融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