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适度的数学焦虑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但过度的数学焦虑会影响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上海和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出同样优异的数学成绩,然而结果表明上海学生的数学焦虑程度要高出芬兰学生很多。那么现阶段高中生的数学焦虑现状如何、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如何、应对数学焦虑有哪些策略等问题的研究就相当重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高中生的数学焦虑整体属于中等水平,其中高三学生的数学焦虑程度最高,高二学生次之,高一学生最低;二是男女生的数学焦虑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数学焦虑程度高于男生;三是文理科学生的数学焦虑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数学焦虑程度高于理科生;四是实验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的数学焦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五是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基于高中生数学焦虑程度,从学生视角、家长视角、数学老师视角、班主任视角提出了应对高中生数学焦虑的一些策略。学生视角的主要应对策略有: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使用错题本、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正确对待数学成绩、进行适合归因。家长视角的应对策略有:提高文化修养、创建温暖气氛;深入了解学生、重视抗挫教育。数学教师视角的应对策略有:创建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培养数学观念、注重学习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班主任视角的应对策略有:创建良好班级氛围、注重班级队伍建设;做好心理暗示、关注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