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艾滋病母婴传播现状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探索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新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对2010-2015年新疆14个地(州、市)的94个县(市、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和HIV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个案卡、随访卡进行整理分析,获取新疆各地感染孕产妇分布情况、感染孕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及危险行为、孕产期保健和分娩情况、抗病毒药物应用、所生儿童的药物应用、喂养方式、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率、构成比、卡方检验、趋势性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艾滋病母婴传播疫情、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和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10-2015年新疆报告HIV阳性孕产妇4007例,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为0.15%,6年间HIV阳性率在0.14%-0.16%之间。2.2010-2015年共报告HIV阳性分娩产妇2832例,年龄主要以25岁及以上不满35岁者为主,占63.63%;维吾尔族占92.62%;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学及以下为主,占73.34%;无业和农牧民占87.89%,HIV传播途径中性传播占61.62%;感染产妇再婚比例逐年上升(χ2=27.97,P=0.00),由2010年的34.76%上升至2015年的46.38%;感染产妇分娩次数达3次以上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13,P=0.00),由2010年的2.67%上升至2015年的8.07%。3.2010-2015年感染产妇在孕12周前首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比例仅为26.77%;2010-2015年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药物服药率逐年上升(χ2=15.73,P=0.00,χ2=26.83,P=0.00),至2015年分别为83.02%和89.37%;但孕14周前服药比例仅为42.60%;感染产妇所生儿童人工喂养率为94.23%;2010-2015年累计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4.49%,2015年为4.78%。4.HIV母婴传播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产妇的文化程度、分娩次数、接受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时期、分娩地点、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及开始服药时期、所生儿童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母子用药情况及喂养方式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感染产妇分娩次数、分娩地点、开始服药时期和所生儿童是否服药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疆孕产妇HIV检测阳性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014年全国孕产妇平均HIV检测阳性率为0.05%);新疆HIV感染孕产妇以维吾尔族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为家庭主妇,且再婚和反复妊娠比例较高;感染孕产妇孕早期HIV检测和服用抗病毒药物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次数、分娩地点、开始服药时期及所生儿童是否服药是影响新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强避孕咨询指导,避免感染妇女的非意愿妊娠;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倡住院分娩,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人员业务水平,确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尽早获得规范干预服务,减少儿童艾滋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