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蝙蝠是唯一具有振翅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类群类,其食性复杂多样。为了探讨不同食性蝙蝠的消化性能差异,比较研究了5种不同食性的代表性蝙蝠{即食蜜性蝙蝠(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食果性蝙蝠(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与犬蝠Cynopterus sphinx)和食虫性蝙蝠(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与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的消化酶活性、小肠组织结构和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食性蝙蝠(包括食蜜性蝙蝠和食果性蝙蝠)肠道中二糖酶(蔗糖酶与麦芽糖酶)的活性显著地高于食虫性蝙蝠(all P<0.05)。虽然所有的蝙蝠都具有可检测到的氨肽酶活性,但食虫性蝙蝠肠道中氨肽酶的活性显著地高于植食性蝙蝠。食虫性蝙蝠都具有海藻糖酶活性,但植食性蝙蝠中仅棕果蝠具有较低的海藻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还表明,蝙蝠肠道内的消化酶活性存在种间差异,并且即使是在同一个体内小肠的不同部位,消化酶的活性也存在一些差异,其基本的规律是中段>前段>后段。蝙蝠肠道的化酶的活性与食性相关。2、这5种蝙蝠的肠道组成与其他已报到的蝙蝠类似,都缺少盲肠。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其肠壁结构也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所组成。但这5种蝙蝠的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以及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值(V/C值)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与食虫性蝙蝠相比,植食性蝙蝠的绒毛更长,隐窝更浅(P<0.05),而V/C值更低(P<0.05),并且两两配对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食性蝙蝠之间的V/C值差异显著(P<0.05)。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V/C值的变化趋势还因蝙蝠的种类及肠段而异。这5种蝙蝠均为“间歇式觅食者”,但食果性蝙蝠和食蜜性蝙蝠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显著地低于食虫性蝙蝠,且食果性蝙蝠和食蜜性蝙蝠的肠道较长。总体而言,蝙蝠消化酶的活性与小肠壁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食果性蝙蝠的小肠细长,绒毛长度较长,隐窝较浅,V/C值偏高,说明植食性蝙蝠小肠黏膜的表面积较大,更有利于消化酶的附着;另一方面,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较短,需要具有较高的消化酶活性(如高蔗糖酶和高麦芽糖酶的活性)才能满足对代谢的需求。相反,食虫性蝙蝠的小肠粗短,绒毛较短,隐窝较深,V/C值偏低,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也较长,意味着食虫性蝙蝠的食物成分更为复杂,更难于消化。然而,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较长也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此外,食虫性蝙蝠的氨基肽酶的活性高于食果性蝙蝠。总之,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小肠壁的组织结构和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综合反映不同食性的蝙蝠在消化性能和适应性进化方面的特殊性,且不同的特征参数之间相互协调,既具有同一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表明蝙蝠食物生态位的特殊性亦有其消化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