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阶段考核下国有企业管理者短视行为研究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管理者短视一直是历次国企改革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例如,为了保值增值国有资产,国务院国资委于2003年下发《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旨在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遏制国有企业管理者短视行为。经营业绩考核由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两部分构成,年度考核结合任期考核的设计初衷主要是通过统一国有企业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建立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使管理者关注企业长期竞争力,遏制国有企业管理者短视行为,进而增加企业的长期效益。另一方面,使管理者着眼企业长期发展时立足当前绩效。然而,从近年来频繁曝出的“国企炒股”①、“国企炒地”现象来看,国企管理者决策行为短期化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抑制。为什么在阶段考核设定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下国有企业管理者频繁被曝出决策行为短视化?一些文献从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预算式考核体系两方面重点研究了业绩考核不断调整的考核指标与管理者短视行为决策之间关系。这些研究发现:经营业绩考核容易诱发国有企业负责人短期决策以及盈余管理等短视行为。一方面,受到考核绩效的显性指标要求,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绩效敏感性。以会计指标为基础的会计激励机制容易引发企业负责人采取提升当期财务绩效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在预算式考核体系下,考核期内的考核业绩由国有企业负责人自主申报后确定经营难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诱使企业负责人操纵盈余平滑企业绩效。上述研究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与国有企业管理者短视行为决策的关系提供了诸多的经验证据,但这些证据目前仍立足于调整考核指标与激励约束机制的经营业绩考核整体事件研究,没有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分别设置的考核期限这一角度分析经营业绩考核的经济后果。依据经营业绩考核设置的考核内容,影响管理者决策的因素除了以考核指标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有考核评价期限。经营业绩考核使用年度考核结合任期考核,考核期限被“一刀切”设置为三年。在经营业绩考核建立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下,考核期限的设置使国有企业管理者决策期限由年度考核延展至任期考核,管理者更愿意选择投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期项目。然而,长期投资项目无法在考核期初当期产生现金流量,导致国有企业负责人无法向国资委传递自己的能力。因此,考核期设定为3年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贴上“能力差”的标签,尽快建立声誉,同时为了实现短期业绩目标(年度财务绩效)和长期业绩目标(阶段考核期内年度财务绩效的3年平均)的考核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动机在考核期初采取提高当期企业财务业绩的短视行为决策。企业会计盈余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绩效,是短视的管理者操纵财务绩效的主要对象。基于此,本文以企业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外生设定的决策期限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由于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其任期内一般会经历多次任期考核,如果将每个阶段考核期内管理者决策视野和盈余管理的单调变化进行汇总,实际上是反映了管理者任期内决策期限与盈余管理的一种周期性特征。为了识别这种周期性特征,本文在文中同时控制“公司-任期考核”固定效应。使用手工搜集各级国资委所属国有企业2004-2017年实施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数据,聚焦于管理者决策期限,本文检验了外生设定评价期限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企业负责人会在任期考核期初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且随着任期考核的临近,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逐渐降低。经济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设定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下,长期投资项目绩效收益回收期较长,无法在考核期初即刻产生收益,导致国有企业负责人无法向国资委传递自己的能力。为了避免被贴上“能力差”的标签,尽快建立声誉,管理者有动机在考核期初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考核临近盈余管理程度逐渐降低这一关系在竞争性行业、地方国资委下辖、国有企业负责人连续任职以及首次签订任期考核的国有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立足于短期绩效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容易诱发管理者短期内盈余管理,不利于准确识别在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下国有企业负责人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如下启示:首先,经营业绩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结合任期考核的考核方式,在这一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下,为了在完成任期绩效考核目标的情况下实现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绩效目标,管理者有动机采取提升考核期初财务绩效的盈余管理。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负责人通常在考核期初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且随着考核的临近盈余管理程度逐渐降低。这一结果表明,立足于短期绩效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容易诱发管理者短期内盈余管理,在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下,不利于准确识别国有企业负责人能力。是否需要调整考核期限设置是国资委政策制定者尤为需要考量的。其次,由于考核期限“一刀切”设置为三年,导致无法准确判断考核期限对管理者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只能识别考核期内国企负责人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因此,本文无法回答任期考核设定的考核期限长短是否最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个人所得税作为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研究其收入再分配效应十分必要。而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往往会涉及费用扣除标准的变化。那么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对于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税收累进性是否起到了正向作用,与平均税率的改变相比较,其对再分配效应作用是否更强,这些问题都值得去讨论研究,能对今后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提供参考。本文从理论角度上分析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创新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产能利用率也随之快速提升。但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严重受挫,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我国部分产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部分传统制造业,其产能普遍过剩,大规模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由此爆发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加强对外产能合作、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或
目的探讨医学生进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时所产生的妒忌和抑郁的消极情绪反应,引入上行比较这一概念作为解释医学生所使用社交网站时出现的心理反应机制。方法将被试选定为山东省两所某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通过线上(问卷星)发放和线下(纸质问卷)让问卷填写者进行自我测评。结果1.医学生的妒忌得分为21.88±5.19,抑郁的检出率的百分比为52.4。2.医学生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得分上显示,在生源地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分析孟加拉国社区林业管理及其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在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指导下,将分别探讨社区林业管理对CHT地区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对林业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获得原始数据,并进一步利用OLS多元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Hausman检验等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社区林业管理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为正,但在统计学上不显著。此外,
本研究旨在了解农业技术投入密集型对家庭收入的影响,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实践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并提出如何通过农业技术和自然资源管理提高家庭收入的建议。研究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被调查者那里收集数据和原始数据。研究者以加蓬农民为研究对象,在自变量的影响下,观察加蓬农民的收入水平。问卷是收集数字、统计和原始数据的最合适的选择。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检验、回归检验、协整检验和均数序列相等性检验,估计过
一直以来,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力资源,其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高达70%。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对能源消费的总量也逐渐缓和。因此,煤炭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其利润率也是比较低的,这就造成了煤炭行业由外延性交易向内控性交易转变,对煤炭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成本利用率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炭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煤炭交易中资金和货物的流转速度,提高了煤炭交易中的交易效率,逐渐形
从上世纪初至现在,创新已经得到了各界的关注,近几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技术创新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能够成功的话,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有许多创新投入比例大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但从整体上来看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所以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创新与科研能力是有必要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
图书出版是国家文教工作的重点,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更是国家基础教材的基本载体。―互联网+‖促进产业融合,改变企业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企业的营销活动。与此同时,动态能力改变企业惯例,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创造企业新竞争优势。本文在考察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外部环境和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之于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影响,并以动态能力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案例分析,全面考察人教社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正面临高风险、低利润、规模化、高周转率的白热化竞争中,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中下游产业同样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运营,无疑会影响着其市场口碑。那么如何运作才能让物业管理企业长期生存并在生存中成长已经上升为近年房地产、物业管理行业的核心问题。如今全国市场的物业企业已经发展到几十万家的规模,国务院从2017年年初到年终分两次取消
迄今为止,融资融券业务已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运行近九年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然而社会各界对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是否能抑制我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看法并不一致。一方面,融资融券制度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对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及优化证券交易质量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抑制资产价格的泡沫的同时,该制度还可以提升市场活力,降低股价的波动程度,达到稳定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