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农村灾后重建受到社会各界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由于重建参与者背景的多样性,不同参与者的重建目标不一、重建方式不同,进而导致参与者与村民的合作方式各异。由差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影响了重建的满意度。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农村灾后重建可视作多组织耦合作用的成果。因此,本文以“耦合”为研究视角,从各组织的关系出发,对重建的诸多问题进行系统地探讨。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本文将地方政府、NGO、建筑师作为重建他组织力量,将地方村民作为重建自组织力量;然后,本文引入耦合度模型,按照模型要求,并依据人理-事理-物理系统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各组织的重建指标体系(序参量体系),作为耦合度的评价依据。接下来,论文以大坪、民乐、杨柳三村安置点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搜集与现场调研,调查各安置点的重建目标、过程、成果,包括目标完成度(他组织)和使用满意度(自组织)。依据调查内容,对各村的重建指标体系进行评级,再由耦合度模型对各村的他组织功效、自组织功效及耦合协调度进行打分。调查结果显示:杨柳村重建的组织耦合度最高,达到了高度耦合阶段;大坪村和民乐村的组织耦合度依次排低,属于磨合阶段。本文根据各指标体系的评级,对重建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1)重建缺乏长效发展机制,不同阶段缺少相互统筹;2)以村委会为首的地方组织缺乏协调能力,影响了外来参与者与地方村民间的协作;3)对适宜性方式的认知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性与现代化。最后,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及问题总结,建立基于组织耦合的农村灾后重建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认识:1)观念层面,即从文化、经济、生态的维度全面认识农村重建的可持续性;2)组织层面,包括质量管理、技术培训、建房合作社、分段发展等内容的组织方式;3)方法层面,即农村适宜性技术的要点,包括结构构件的选择、围护构件的选择,以及建造技术的简化。论文的研究比较新颖,重点放在了研究方法的探索式运用上面。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与系统分析,对农村灾后重建及其现实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未来的重建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文中不仅探讨了规划、设计及建造等技术性问题,还对建筑学的社会性层面进行了拓展,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公共参与方式对设计和建造过程的影响,进而补充和发展农村灾后重建及乡村建筑发展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