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综合体和社会综合体。在这个新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阶段,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迫在眉睫。合理的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资源是缓解人地冲突、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平衡耕地占补的有效方法。本文是以安徽省“省级地质勘查专项项目”为研究背景,选择大别山扶贫片区中的金寨县和宿松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最新的TM/ETM+(安徽省大别山扶贫片区)和最新的SPOT5(金寨县、宿松县)遥感数据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结果为数据源,分别完成研究区内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提取,并整理入库;基于GIS在其他土地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参照行业背景,完成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依据已建立的低丘缓坡地数据库,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开发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完成大别山扶贫片区低丘缓坡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阐明低丘缓坡地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概括。依据用户提出的行业性需求,确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给出技术路线。(2)讨论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运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ArcGIS软件体系、WebGIS,GIS二次开发模式,二次开发的核心组件ArcGIS Engine,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软件开发平台.NET以及数据库技术。(3)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依据软件工程生命周期流程,主要从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三个方面重点展开。其中需求分析从业务、功能以及非功能三个层面考虑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包含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以及对功能模块的具体划分,数据库设计主要从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个方面入手建库。(4)管理系统的实现。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借助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采用C#开发语言,结合MVC三层模式来开发管理系统。实现研究区地图的浏览查询、低丘缓坡地现状查询、数据库分类浏览、景观格局分析、评价以及土地利用模式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