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气候异常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强,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影响经济的发展。降低洪涝灾害脆弱性逐渐成为人们应对自然灾害、减少经济社会损失的新途径,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本文在众多洪涝灾害脆弱性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从孕灾环境的敏感性、致灾因子的暴露性、承灾体的适应性三个方面选取3种空间尺度12个指标,分别是地形因子、降水因子、水系因子、土地利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公路密度、人口密度、农村人均收入、地均 GDP、人均医疗床位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全部堤防保护人口数,构建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脆弱性动态评估指标体系。由于涉及到的指标不仅繁多,而且相互关系复杂,本文首先对元素层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结合AHP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维度层、元素层指标的权重,继而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利用12个指标的标准值,构造区间矩阵I ab、范围域矩阵I cd、M点值矩阵、计算相对隶属度、综合相对隶属度、归一化综合相对隶属度、脆弱性等级特征值等,结合洪涝灾害脆弱性等级判断表,得到3种空间尺度4种参数模型对应的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脆弱性等级及其平均值的脆弱性等级的空间分布图。 结论如下: (1)从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说,孕灾环境敏感性中的水系因子,致灾因子暴露性中的降水因子,承灾体适应性中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全部堤防保护人口数、地均 GDP,较其他元素层的指标,其对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因此,需要在这些指标对应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给予较多的关注,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脆弱性。此外,从对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影响角度来说,目标层中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致灾因子的暴露性均为正向影响因子,只有部分承灾体的适应性的指标对洪涝灾害脆弱性起到负向作用,因此可以增强负向因子的影响,减轻洪涝灾害脆弱性。 (2)2010年4种不同参数构成的脆弱性评估模型对应的脆弱性等级东北部低于西南部,脆弱性等级的高值中心在安庆市区、怀宁县、望江县、东至县的交界处,这种脆弱性等级分布的方向特征也与2010年的实际情况相符。2020年4种不同参数模型的脆弱性等级比较稳定,均呈北高南低的脆弱性等级分布特征,不同空间尺度平均脆弱性等级特征值的平均值约为2.8,即从平均值角度来看,平均脆弱性特征值归属于3级,偏2级,整个研究区的洪涝灾害脆弱性不高。2035年脆弱性等级总体上呈北低南高的特征,与2020年相反。从平均值的角度来说,不同空间尺度对应的洪涝灾害脆弱性等级特征值在2.7左右,归属3级,偏2级,洪涝灾害对自然社会造成的损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2035年除绩溪和东至外,其他市县脆弱性等级均处于中低等级。 (3)研究区50m×50m、100m×100m、200m×200m脆弱性等级分布图中,栅格单元越小,每个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的内部图斑越破碎,不同等级的过渡边界线越模糊。同时,若栅格单元越大,则对中心栅格单元周边越来越多的空间进行综合,精度会降低。笔者认为100m×100m空间尺度最适宜用于对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的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