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中医内科住院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一共80例开展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40例的对照组以及40例的治疗组,治疗组再随机分为治疗A组20例及治疗B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包括利尿,扩血管,稳定斑块,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控制患者的血压,在限钠和限水的同时,维持他们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然后对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纠正,给予他们抗感染相关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剂量为12.5毫克,加5%葡萄糖45毫升配成微量泵,最开始左西孟旦的应用负荷量是12微克/千克,注射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然后按0.1微克/(千克.分)泵入,1小时后逐渐提升至0.2微克/(千克.分),同时维持24小时,治疗A组应用左西孟旦一次,治疗B组在首次应用左西孟旦一周后再次应用左西孟旦,方法、剂量同首次使用。在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其血压监测、心率监测、尿量测定以及心电图监测等,在负荷量及维持给药开始30-60分钟内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等反应,则将输注速度减至0.05微克/(千克.分),甚至停药。观察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6分钟步行实验、NT-pro BNP结果、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前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以及全身临床状况评分、运动耐量评价(6分钟步行实验)、血浆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别不大;各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以及全身临床状况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血浆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以及全身临床状况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B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以及全身临床状况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A组治疗后相比较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能够更好的改善心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该类患者,首次使用左西孟旦一周后再次使用左西孟旦与使用一次左西孟旦相比更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左西孟旦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