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集合体,是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而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又体现在方方面面,宽恕感就是其中之一。宽恕感是指自己能够主动原谅别人且心安的一种情感。宽恕感作为人际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生活中解决人际冲突时选择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宽恕感对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受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高中生的宽恕感水平差异。同时,结合已有文献,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和焦虑有预测作用,自尊和焦虑又分别与宽恕存在密切关系。从而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讨他们之间内在的深层关系。本研究由两个部分构成:研究一运用《青少年宽恕感量表》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对32名受到积极教养方式的高中生和32名受到消极教养方式的高中生进行考察,考察不同父母教养方式高中生的内隐宽恕和外显宽恕的水平差异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内隐宽恕和外显宽恕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内隐实验中,以积极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的高中生其内隐宽恕水平显著高于以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的高中生的宽恕水平;(2)外显测量中,以积极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的高中生其外显宽恕水平显著高于以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的高中生的宽恕水平;(3)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的高中生的内隐宽恕和外显宽恕存在显著相关,符合内隐-外显同一论。研究二,运用《青少年宽恕感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二维自尊量表》对658名高中生进行测量,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高中生宽恕感的内在机制,分析自尊和焦虑在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宽恕感之间发生作用的路径,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且验证模型。结果如下:(1)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正向预测高中生宽恕感;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负向预测高中生宽恕感。(2)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宽恕感的影响,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实现:积极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宽恕感:积极父母教养方式→焦虑→宽恕感;积极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焦虑→宽恕感。(3)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宽恕感的影响,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实现: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宽恕感: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焦虑→宽恕感;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焦虑→宽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