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得到了普遍认可。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主体、核心,教师则是起到协助作用,这一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差异。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学习者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及文化,从而使得学习者的参与度增加,完成任务,进而达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学习者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锻炼其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提高汉语课堂效率,使得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畏难情绪有所缓解,进而增强学习者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本文以泰国本土教材《快乐中文》第一册第三课《地点》为主,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十二课《我去图书馆》的部分内容来进行教学。对生词、语法、课文进行讲解,并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笔者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对外汉语综合课相结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者的各项基本技能都得到发展。同时,加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汉语课堂教学质量。为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添砖加瓦,希望能对今后赴泰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