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行择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全麻联合硬膜外组(E组),每组30人。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剂量为0.8μg∕kg,之后行气管插管,然后以0.5μg∕kg∕h的速度静脉泵入,术毕前30 min停药;全麻联合硬膜外组(E组)患者入室后经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并给予试验量2%利多卡因3 mL,观察没有全脊麻现象后给予首次剂量2%利多卡因5~7 mL。麻醉平面基本稳定后开始全麻诱导,麻醉维持期每间隔一小时硬膜外腔给药2%利多卡因50 mg。在FloTrac/Vigileo心输出量监测系统下,保持SVV值在8~12之间(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与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比例维持在2:1)。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分别于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后30 min(T3)、拔管后即刻(T4)抽取静脉血用以测量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以及血糖的浓度,以及术后1 h、6 h、12 h、24 h、48 h,VAS评分,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相关的并发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BMI、ASA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总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静脉补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在T1、T2时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3、T4时点,两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五个时间点的血糖、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D组的心率明显慢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静息不同时间点两组VAS评分、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绝对数值上看,D组优于E组。组内比较:E组T1、T2、T3和T4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血糖、心率、MAP在T1、T2、T3和T4时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在T2、T3、T4时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D组患者的血糖、MAP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D组的心率显著慢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较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应激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且在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更多优势。图6幅;表8个;参1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