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组织的变迁机理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ish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农业的建立和发展基础在于技术进步,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了经济实绩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速率。因此,建立一套以现有资源和技术为条件的农业组织形式是必要的。鉴于这个考虑,本文在考察美国农业技术现代化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机理。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历程中,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引发了农村人口的迁移,劳力相对于其他资源变得稀缺,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就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在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人口的绝对数量、占总劳动人口的相对比例都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由于不同阶段下的资源稀缺地位不尽相同,相对要素成本不同的技术进步因此得以应用;这些变化导致了农地规模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技术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关键性的充分条件。技术进步并不必然能立即起到增加单产的作用,短期内甚至可能下降,促进单产增加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形式特点必须要适应技术的变化。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带来了单产的增加,即使农场规模不变,土地实际面积不变,总产量仍会增加,相对要素成本会促使农场主采用新技术来替代农业劳动力。然而,农场主仍然有动力进一步利用技术来达到替代劳动力和改变农场规模的目的,相对要素收益会增大农场主对新技术的需求。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的促进性和进步的方向性最终由农地经营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确定下来。由于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技术的研发供给不足,技术进步并不必然能顺利的被生产组织所吸收运用,如果制度能够让技术创新研究按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来发展并加以推广,使技术进步能够得到有效实现从而弥补短缺资源,这种制度安排才是有效的。因此,本文考察了相关的政策演进,说明了政策对农业组织变迁和技术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城镇化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阶段,在城镇化进程中,会有着诸多问题出现,其中因征地造成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若对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处理不当,会影
本文分析近年来基层医疗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基层医疗垃圾需要卫生、环保部门及医护人员、基层领导、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让医疗垃圾管理更加规范化、资源化
中国药学会总会于本年三月八日下午七时在北京召开中医中药政策学习座谈会并结合批判王斌同志歪曲中医中药政策的言论。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孟目的、姜达衢、林修灏、林启寿
鉴于目前常用矿物掺合料短缺现象,研究用石灰石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石灰石粉作为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与长期耐久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
<正>国内现有的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基本局限在琴房和教室两大场所。大家沿袭几十年的教学模式,将音乐专业的课程大致分为小课和大课两类。小课主要指的是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在市场经济中,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品牌不仅仅只是商品的标志和名称,还能通过
针对深V船型,采用混合两相流模型开展气幕减阻数值分析,研究了气流量、航速、航行姿态、喷气位置、尾板等因素对喷气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深V型船底部喷气会导致阻力降低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运用物理知
<正> 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理论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是: 设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C为居民消费;G为政府支出;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T为税收;DI为可支配收入。 则:总需求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