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期增压开采的全面开展,M气田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集输管网压力受单井压力制约,当前的地面工艺已不能满足集输要求,气田产能受到影响,亟需实施二期增压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压缩机补充地层压力能,有效保证M气田远期持续稳定生产。本文结合气田生产运行动态分析与软件模拟的方法,从气田层面和集气站层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收集M气田的生产历史数据,分析了气田、不同类型的集气站和气井的生产动态,应用Topaze软件对典型气井进行Arps递减分析,开展气田增压后期的定压降产规律研究,为二期增压提供设计依据。其次,应用Pipeline Studio软件建立气田远期各年度管网模型,预测气田整体增压时机;从技术和经济上对“整体集中增压、干线集中增压、区域分散增压和单站增压”四种增压模式进行多方面综合比选。最后,基于生产分析优选2017年的两座增压先导试验站点为16#站和49#站。通过HYSYS软件模拟计算,从“增压工艺、脱水工艺、增压平面布局和增压设备选型”四个方面设计站场的集输方案。综上所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气田后续阶段增压工程的持续开展与实施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撑,确定M气田的二期增压技术路线为:气田整体采用单站增压布局模式;站场采用“高低压混输增压+湿气外输至处理厂集中脱水”工艺;增压设备采用燃气驱动往复式压缩机、三级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