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以降,赣南地域社会形态及社会格局发生了剧烈性的转变。其具体表现在:随着国家行政力量的逐渐深入,一些游离于官府统治之外的山区“盗贼”也依次纳入王朝的编户齐民,真正实现由“化外“之民向“化内”之民的转变。在“贼”变“民”的过程中,寻乌壙田曾氏家族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在相应的财力支撑下,为了谋取相应的社会政治地位,曾氏家族不得不依赖于捐纳来实现家族的转型。通过捐纳,曾氏家族内部先后有近百人纳赀为“官”,并由此成为了寻乌县域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大家族。曾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表明,探讨清代捐纳问题的实质,其关键在于如何厘清捐纳制度在国家与民间社会互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去看待国家的捐纳政策和民众的报捐行为。除此之外,捐纳还是地方社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族为获得社会资源和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其重要性虽不能和科举相比,但却是类似曾氏这样的偏远山区地方大族实现家族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