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四神针结合胃三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四神针结合胃三针针刺疗法和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差异,客观评价四神针结合胃三针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60例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脾胃科门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采用四神针结合胃三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针刺组:穴位选取:四神针、胃三针[内关(双侧)、中胺、足三里(双侧)],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每日三次,口服。治疗组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对照组每周连续服药7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用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分级评分表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总体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均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候总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经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分析,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8例痊愈(26.7%),12例显效(40.0%),8例好转(26.7%),2例无效(6.67%),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4%;对照组治愈2例(6.67%),显效8例(26.7%),好转14例(46.7%),无效6例(20.0%),临床总有效率80.1%。两组临床疗效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组总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4.生存质量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FDDQL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分别经组内与治疗前比较,FDDQL积分均较前增加,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分析,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与不良反应针刺组与药物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没有患者因此而中断或者退出治疗。结论:四神针结合胃三针能显著降低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体临床疗效优于莫沙必利分散片。鉴于四神针结合胃三针有效性高并且安全性较好,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