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深重灾难,羌族人口大量损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极大破坏,使得其本已遭受经济全球化及现代化冲击而雪上加霜。为了保护和传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及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机构、个人纷纷参与其中,借由数字化技术提供的手段来助力这一历史重任的实现已然形成共识。21世纪,人类进入数码时代,数字化技术如何支持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着这一问题,笔者以文献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为研究方法,对羌族核心聚居区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等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查。通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静态保护从国家及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文献梳理,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域学校及文化传习所信息化建设、传承现状、数字化技术应用活态传承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力求从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两个方面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整体把握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机构、个人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形成了一定数字化实践成果,但是这些成果,或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或散存于民间,脱离了羌文化主体,更多被用来馆藏或展示,数字化保护作用极其有限;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传承场域的学校,震后大规模、高标准重建,进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信息化物质基础已经具备,但仍依赖传统方式,存在教学资源、师资、资金等资源缺乏困境。分析表明,造成数字化技术应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存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应用的理念存在偏失,更多是基于静态保护理念,导致羌文化主体缺失。因此,本文以教育信息资源为视角,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指导和信息技术支持,尤以多元文化教育为指导,构建基于教育信息资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一方面,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静态保护,因为具有“教”功能及共建共享的机制,因而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信息资源进入作为文化传承场域的学校,在充分彰显学生文化主体前提下,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和信息化教与学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指导,因地制宜,进行活态传承,促进人的生长和文化的传承。在此基础上,对模式构建的原因、可行性、模式建构、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模式可能应用推广与反思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