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临床实践中多日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实际发生率,探索多日化疗恶心呕吐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与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相关的危险因素,促进临床医护人员对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进一步了解。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地入组在2014.3-2014.12期间武汉同济医院肿瘤中心单纯接受三日顺铂化疗(25mg/m2/d)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使用患者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及临床特征,并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在化疗前的焦虑抑郁状态,在化疗开始后7天采用经MASCC止吐工具(MAT)改良的七日患者日记,记录患者每日的恶心程度、呕吐次数、有无解救用药及其余化疗期间不适(乏力、便秘等)。统计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完全控制率,绘制每日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发展轨迹图,并对影响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及多元logistic分析方法。 结果:本研究最终共入组了210例符合入组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实体肿瘤患者。在多日顺铂化疗中,急性期、延迟期及整体期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9.0%、46.7%及51.9%,而显著恶心发生率则分别为56.7%、60.0%、67.1%。分别有57.1%、53.3%及46.7%的患者在急性期、延迟期及整体期达到了呕吐完全缓解,而在各期达到恶心呕吐完全控制的比例则仅有39.1%、35.2%及28.6%。患者每日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轨迹图显示,呕吐发生率最高出现在第5天(即化疗结束后第2天),有40.5%的患者在当天出现了呕吐反应,而恶心发生率最高出现在第4天(即化疗结束后第1天),有54.3%的患者在当天有显著恶心感;呕吐及恶心最严重的时期均发生在化疗第3天,当天人均呕吐次数为1.23次,而人均恶心评分为3.14分。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心呕吐预期值、地塞米松剂量是与各期别恶心呕吐发生均相关的危险因素,晕动症史是与延迟期及整体期恶心呕吐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化疗期间乏力是与急性期及整体期恶心呕吐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而既往CINV史是与急性期恶心呕吐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论:多日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及完全控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恶心的控制,需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高发时期及严重时期为化疗结束当天至化疗结束后第2天,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更加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并予以及时恰当地处理。地塞米松剂量、患者对恶心呕吐的预期值、晕动症史、既往CINV史及化疗期间乏力可能是影响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高危因素。患者化疗前后伴随的身心不适,如焦虑、抑郁、乏力、便秘等,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合适并及时地消除这些不适可能可提高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