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下城市迅速发展,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忽视了人与环境、资源间的共生关系,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关注的要点。城市的开发建设日益强调环境质量和景观感受,城市居民对户外休闲以及亲近自然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生态资源,备受各方关注。然而国内滨水空间的生态导向方面的研究,关注点多集中在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景观设计研究层面,忽略了人的活动和城市发展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基于城市生态性层面的滨水空间规划研究缺乏。着眼于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协同的需求,论文从城市生态的视角,对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梳理,提取与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相关的因子,构建生态导向的滨水空间活力多维评价体系与方法;并以经过长期城市发展积累、且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认知度的滨水混合地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量化及可视化的分析、评价、研究,探索滨水空间自然环境、公共活动与城市效益的和谐共融的多维活力发展路径;最后结合作者实际参与的规划项目对该发展路径进行适应性研究,以期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和开发建设提供思路借鉴与改进依据。论文共六个章节,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等,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进行梳理与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核心研究部分。从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的梳理中,提取与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相关的因子,构建生态导向的滨水空间活力多维评价体系。并以南京滨水空间为例,从生态、活动、功效三个维度对其现状及活力进行评价,分析三个维度因子与活力营造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生态理念导向下的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第三部分为实践探讨。以谷阳湖地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验证活力营造策略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