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不同地质构造单元衔接带和大成矿带边缘的覆盖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勘查程度低,找矿资源潜力巨大。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南缘,是我国第二大金矿区。但崤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植被覆盖强弱交替、地表黄土广泛覆盖,传统的、常规的地质勘查方法难以发挥作用,近年来未有大的找矿突破。对此,本人特选择黄土覆盖的豫西崤山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作为试验区域,对其深部找矿问题进行地电化学集成技术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在邻区石寨沟金矿床进行已知剖面的可行性研究和预查区南部的面积性找矿预测实验,总结和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区域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研究区地质特征,初步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在石寨沟金矿已知剖面开展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以及地电提取方法找矿可信性的试验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方均测出了清晰地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地电化学法在该区寻找隐伏金多金属矿可行有效。2、石龙山预查区地电提取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形、变异系数、地电提取比)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石寨沟Au矿床具有相近的地电异常规律。3、利用因子分析结合单元素异常规律得出三类元素组合,即Ⅰ类:Cr-Co-Ni-Ba-As-Bi-Zr-Li-Ag;Ⅱ类:Bi-La-Zn-Cu;Ⅲ类:Au-Pb-RHg-Con。其中,Ⅰ类组合揭示了研究区地质活动和成矿的多期次性;Ⅱ类组合说明了金矿化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Ⅲ类组合指明了该区Au的找矿标志为RHg和Pb。4、综合各元素异常、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得分异常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区域地质条件圈定出Ⅰ类预测区一个;Ⅱ类预测区两个(Ⅱ-1和Ⅱ-2);Ⅲ类预测区两个(Ⅲ-1和Ⅲ-2)。初步在Ⅰ类预测区异常套合较好的02线45-47测点经过地表工程验证,确定了一条品位较好的工业金矿体,进一步证实地电化学集成在本区寻找隐伏矿床可行有效;并侧面证明实测、推测断层F1-1和F20确实存在。此外,经过查阅收集预查区周边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区域地质条件,综合地电提取剖面试验及面积性找矿研究结果,总结地质找矿标志、地电提取找矿标志,尝试建立本区的地电化学异常理想模式;以便为石龙山地区深部及石寨沟矿床外围找矿提供地电化学理论基础,也为崤山黄土覆盖区找矿提供新的思路。